尊界S800五月底上市尊界S800的华为途灵龙行平台某种意义上是华为对于整车打

小小韭菜长 2025-02-20 19:30:21

尊界S800五月底上市 尊界S800的华为途灵龙行平台某种意义上是华为对于整车打造能力的集大成者,是智能化对于传统底盘设计的颠覆之作,这种颠覆是基本原理上的领先,是几乎无法通过后端的优化来弥补差距的。就像发动机调教的响应速度再快,也无法和电车的电机响应速度相比。

如果说华为的智驾吹响了鸿蒙智行向传统油车发起进攻的冲锋号;那么尊界S800,尤其是华为途灵龙行平台,则是真正颠覆传统油车的开端,当传统油车技术集大成的底盘都被颠覆的时候,油车就失去了竞争的根基。

汽车行业作为传统机械行业延续了上百年,整个行业的经验都是基于传统机械为基础展开的,但而今,新能源(动力和能源电气化)和智能汽车正在彻底改造这个行业,当传统汽车最引以为豪的底盘体系都被颠覆的时候,智能汽车的时代我觉得也就真正到来了。

在聊途灵龙行平台之前,我们先聊聊智能汽车

20年的新能源发展五年规划里,中国市场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是25年底市场份额达到20%,但实际上到24年底,新能源的渗透率就过半了。

为什么?

因为变革所带来的爆发力大大超越了人们当初的预期。

在今天的中国市场,在10万价位、20万价位、30万价位、乃至50万价位,最经典的车型已经不是传统的燃油车,而是新能源汽车了。

但这里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新能源的产品优势在30万左右价位上展现了最强的爆发力,动力、智驾和主动安全成为三个最核心的关键词,但在百万以上市场,这个本应该是汽车的集大成领域,反而成为一个相对保守的市场,智能汽车的渗透要慢得多。

百万级的顶级豪车承载的东西太多了,某种意义上,这是整个汽车行业的明珠,整个行业的结晶,它所代表的已经不只是车子本身了,还有极致的体验、深入人心的文化和强大的品牌。新能源想要彻底颠覆传统汽车行业,始于技术和体验,终于行业的定义权的掌控。而这个定义权,当下是自下而上,但在终局里,一定是自上而下的。

作为智能汽车的标杆,鸿蒙智行凭借问界M9,真正打开了50万级别的市场,一枝独秀,但100万以上价位的智能汽车应该是什么样的?他和50万的汽车区别是什么?这是尊界S800所回答的问题。

而这里面,一个非常难以回答的,就是底盘。尊界S800之后,这个回答的解逐步浮出水面了。

汽车底盘的核心是什么?

底盘对于一台车的价值很容易理解,尤其是在传统汽车时代,某种意义上,底盘决定了一台车的档次和下限。

对于很多朋友来说,底盘是一个离大家很近,但又很远的名词,用更通俗的话说,底盘的本质其实就是人和地面的连接器,它包含了车架、悬挂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传动系统,等等,一台车的操控、安全和舒适度,都和底盘密切相关。

对于行政大轿车来说,体验的核心是舒适和安全,底盘的核心任务是把路面的不良反馈在底盘阶段都解决掉,而不至于传到座舱里的人的感知上。

华为途灵龙行平台真正的颠覆点是什么?

华为途灵龙行平台有两个非常值得关注的参数,

一个是尊界S800所搭载的全新的智驾感知系统,4个激光雷达、3个分布式毫米波、11个视觉、12个超声波、2个角毫波,这应该是目前整个行业最奢华的感知系统了。

这套感知系统是用于智驾的,也就是华为所说的L3级别的智驾能力,而同时,这套感知系统不只是可以用于智驾,还包括主动安全,比如华为所引领的全新的AEB能力,从而实现汽车主动安全的跨越式提升。

以及,基于智驾感知能力的主动底盘能力,也就是华为途灵底盘,而尊界S800的途灵龙行平台,我们可以理解为途灵底盘的豪华版。

底盘作为汽车的承载系统,想要实现极致的稳定、舒适和安全性,核心其实是三个,感知、决策和实行。

尊界S800另一个核心参数,控制器数量提升5倍,端到端调度能力和处理能力提升10倍。

传统汽车感知、决策和执行系统是分立的,每一个部件有自己独立的处理系统,相互之间信号需要跨域传输,这里面会有非常显著的延迟。

华为把这一整套的处理器能力集中到了中央处理器上,打造了中央控制域,实现了独创全域融合架构,从而实现了延迟的数量级的降低,在尊界S800上,整个的决策链路时延低于1ms。

这套系统所实现的就是,极其强大的环境感知能力和极其迅捷的决策和执行能力。

我们举个例子,当我们在120km/h的行驶工况下,1ms的位移就是3.3cm,在这个数量级下的感知-决策链实施能力,就是途灵龙行平台精准控制的根本所在。

尊界S800之前有个视频,过坑不压水花,这件事儿引起了非常大的舆论争议,因为在传统认知下,悬架应该以更快的速度让轮胎触地,以增强行车稳定性。

但这里有个弊端,过坑就是个典型工况,你的轮胎在过坑的时候极速触底,这会导致轮胎在离坑的时候撞上坑沿,这个扰动通过底盘传导到座舱,就会形成震动感,也就是我们感知到的颠簸,底盘的滤震系统可以减弱这种扰动对于驾乘体验的干扰,但无法消除。

以20cm宽度的坑为例,哪怕是60km/h的时速下,通过的时间也仅有12ms,这个时间传统汽车是无法反应的。但尊界可以。

传统汽车的底盘调整因为时延和控制的问题,只能依赖于事后相应,轮胎因为地面工况变化得到的反馈,给到底盘控制系统,底盘通过相应的调整来提升整车的稳定性和舒适性,这就是为什么迈巴赫过坑的时候轮胎会向下点一下然后收回,它的底盘控制系统是轮胎往下点作为感知触发的。这个动作导致了水花出现和玻璃碎裂。

而华为的龙行途灵底盘实现的是,用车子的主动感知能力来代替轮胎的实时反馈,用事前预判来代替时候响应。

尊界S800过坑不压水花,核心在于车子识别到了坑的存在,在过坑之前车子就给出了正确的处理方式,悬架收起,轮胎离地,从而彻底根除了这种扰动。

有人会说,如果这是个坎儿呢?轮胎不着地会不会导致新的危险?

这个其实就是精准感知和控制的优势,在你眼里是瞬间过去的工况,对于尊界S800的途灵龙行平台来说,是有足够的感知和决策时间空间的。这些工况对于传统汽车来说相当于黑盒子,但对于尊界S800来说,是明牌,这种基本逻辑上的优势,是尊界S800底盘智能化最大的优势。

因为足够强大的感知能力和足够快速的决策是执行能力,使得尊界S800的途灵龙行平台可以针对具体的工况给出相应的反应策略。

这就是为什么尊界S800可以做到复杂冰雪路面不甩尾,雪地30%坡度不失速、不打滑,应对120km/h下的对开路面前轮爆胎以及80km/h的绕圆转向轮爆胎。也包括起步不抬头、刹车不点头、过弯不侧倾,等等。

这些工况下的针对性响应方案所实现的结果是,尊界S800底盘极其强大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尊界S800所给出的智能汽车的自上而下的产品定义逻辑是什么?

智能化的本质是什么?

我觉得其实就是感知、决策和执行,华为的途灵龙行平台底盘如此,智驾和主动安全同样如此。

感知的核心就是传感器,而尊界S800堪称奢华的传感器群,给了这台车子整个行业最强的感知能力,而如果是和传统油车相比,哪怕是百万和千万级别的油车,差不多都是大学生和小学生的差距了。

决策的核心过去是基于规则,现在是大模型加持下的端到端,这就是考验各家算法差距的根本所在。

而执行的核心则是车辆的控制和执行能力。

而尊界在这部分,彻底解放了成本限制之后,实现了奢华的配置。

而这个,我觉得恰恰就是尊界对于鸿蒙智行的核心价值所在,一方面,它能够充分展示在解除成本限制之后,华为一整套技术的天花板到底在哪里,极致的体验到底是什么?另一方面,先验技术随着量产的进行,成本逐步下降,然后逐渐成为普及型产品的能力特征。

比如华为在手机上独创的潜望式长焦微距和无极可变光圈,最初就是在Mate50 RS上先验量产的,而随着技术成熟,这套能力则成为了Mate和P的标配,可变光圈甚至普及到了nova系列上。

尊界的尊,到底尊在哪?

去年底尊界公布了外观,这套成熟稳重的设计和中国传统文化是契合的,但从这次的技术发布会来看,这个尊最根本的内核我觉得是技术领先和体验领先下的尊。

王者之气是为尊之根本,这种王者之气,是设计的磅礴大气,更是华为技术底蕴的充分展现。

0 阅读:0
小小韭菜长

小小韭菜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