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娃不是贬义词,而是人生通关剧本

普娃观察文字 2025-02-20 15:05:13
总能收到不少网友的评论:不能用“普娃”形容孩子。 从来不觉得普娃是贬义。恰恰相反,我觉得这是人生的通关剧本。把普娃当贬义词,本质是成年人把生存焦虑转嫁给孩子。 社交媒体的发达叠加焦虑营销需要,铺天盖地都是“别人家孩子”,让这届家长集体陷入“牛娃崇拜症”。 [星R]朋友给我讲过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事: 她女儿所在的小学弦乐群里,人数近百人。有个别孩子每天按老师要求把练习视频发到群里,水平很高。 自己孩子的水平一般,一直不愿意发。有一天终于在妈妈的鼓励下发练习视频到群里,一下子点燃了同学们发群打卡的热情,原本大多数孩子的水平都一般。 [彩虹R]愿意发声的,流量大的, 往往是极少数的“特例”。 因为少见,所以新奇有流量。 其实,沉默才是大多数。 平凡普通是大多数孩子的现在, 也是绝大多数人的人生剧本。 专家们的跟踪研究显示,78%被贴上“神童”标签的孩子,最终都会回归平均线。 就身边统计学来看,就算是20年前的高含金量985毕业,人到中年也不过如此。 [星R]早早接纳孩子的普通,不过高期待,不用“别人家孩子”作为自己孩子的标尺,不让童年变成军备竞赛,松弛的养育反而能养出内心有底气的孩子。 优秀不是人生的唯一支点,分数更不是。 [星R]接纳平凡≠躺平摆烂,承认孩子可能成不了学霸,但要培养他成为“生活家”。 会做一道拿手菜能交到真心朋友,在小区里种出好看的花,这些能力同样能支撑他过好一生。 [星R]发现“相对优势”别盯着语数外死磕,在AI时代或许能走得更远。 有的孩子记不住公式但特别会讲笑话,有的孩子做题慢但能画出惊艳的涂鸦 找到他的0.1%天赋区比补足99%短板更重要。 我是家有10岁男孩的普娃观察员,欢迎来到不瞎卷、不焦虑、有方法的世界

0 阅读:0

评论列表

思念的滋味

思念的滋味

5
2025-02-21 14:55

期待

沐夏

沐夏

3
2025-02-21 14:47

孩子马上小学了,您是觉得公立好一些还是私立呢?很犹豫

赏味期限

赏味期限

1
2025-02-21 15:03

男孩子二年级了,一点学习自觉性都没有,30分钟的作业不管他可以写两三个小时,不管怎么教,就是不按照说的来,老师有段时间还反馈上课走神,时间眼看着就一年又一年了,真不知道怎么破了

普娃观察文字

普娃观察文字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