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查扣”中欧班列这个事,终于有人算是给讲清楚了! 就在刚刚,无意中刷到了

源于热爱 2025-02-20 13:30:44

俄罗斯“查扣”中欧班列这个事,终于有人算是给讲清楚了!

就在刚刚,无意中刷到了《观察者网》近日的发表一篇长文报道,其标题是:俄海关“查扣”中欧班列的货物?探究后发现有人在“使坏”

认真看完,不由感叹:俄罗斯“查扣”中欧班列这个事,终于有人算是给讲清楚了

概括而言,其主要观点如下:

1、新闻报道中提到超过1000个集装箱的货物被滞留,笔者无法验证数据的准确性。但中欧班列全年的运输量是207万标箱,铁路运输的一般都是40尺集装箱,折合100万个集装箱左右。如果报道数据属实,俄罗斯海关只查了1000个箱子,那么查验率就是千分之一,低于中国海关常规水平

2、这超1000个集装箱滞留,据称涉及无人机组件、迷彩服等军民两用物资。俄在检查中发现,中国运往波兰的货物(如无人机组件)可能通过波兰企业转送至乌克兰军队。为此,俄政府于2024年10月发布1374号令,扩大禁止过境物资清单,重点针对机电产品和迷彩服等。——然而,这一背景下,被很多自媒体和某家正规媒体给忽视了.......

3、关于俄“查扣”中欧班列的报道发布于2025年1月27日,而川普在1月20日重返白宫后,虽然没有兑现24小时内结束俄乌战争的承诺,但多次透露会和普京通话乃至会晤,这时候发布这么一篇“新闻”,是想制造什么舆论?

俄作为过境国,在战争期间对敏感物资保持警惕是主权行为,类似中国海关的执法逻辑。部分媒体及自媒体未提及俄方新法令的军事背景,仅单方面强调货物延误对中欧班列的负面影响,忽视涉事货物可能被用于军事用途或物流企业的瞒报行为。

4、中国出口企业习惯将物流全权委托外国收货人,导致瞒报风险,部分企业因疏忽或利益驱动运输敏感货物,刺激俄方加强检查。

5、中国加速建设中吉乌铁路,以减少对俄罗斯的依赖,缩短运输距离900公里,提升地缘经济自主性。

6、在此次事件中,位于波兰的企业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帮助乌克兰采购产品,俄罗斯海关站在俄罗斯的立场上禁止一切可能用于军事的产品经过俄罗斯流入乌克兰。

截止目前,这个文章或报道已经引发了不小反响。

有网友直言:

事实大体如此。某些国内企业是缺乏政治和安全意识的。波兰买迷彩服是要给谁用,难道是给波军用吗?波军难道没有采购渠道,要到中国商贩手中购买民品来军用吗?而且货品都写了乌克兰境内的地址,还不警觉,还要通过中欧班列从俄运送。这批货要是运到波兰去了,俄海关官员就可以集体下岗了

而且这批货通过中欧班列运输,目的很明显,就是要在中俄之间打楔子,让俄觉得中两头渔利,甚至支持波乌。这种手法并不高明,这批货估计有问题

怎么看呢?

不得不说,俄罗斯“查扣”中欧班列这个事,确实异常复杂,没点地缘政治常识,看问题的角度单一,且立场不中立或客观的人,很容易甚至刻意将这个事——描述成或理解成俄罗斯背刺中国......

换言之,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是——为什么拜登任期内,俄“拦截”中欧班列并未在舆论场掀起什么风浪,然而等到川普宣誓就职后,这个事就突然持续发酵,这显然是耐人寻味的。不排除有人可能是在服务于老美的特定政治议程(个人希望没有)

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承认或认识到,现实社会复杂,舆论场同样也是如此,回顾过去一年的诸多持续引发热议的事件,比如中专生姜某事件、胖猫事件、猫一杯事件、江某莲被质疑诈捐事件等——这些事件,无不是异常复杂,甚至有人在这其中推波助澜,比如在中专生姜某事件中,就有不少人借机将矛头直指中国教育制度,进而让事件变得越发敏感和扑朔迷离......

而俄罗斯“查扣”中欧列车,同样也是如此:其突然在川普重返白宫之后持续发酵,并且还有不少人——不是第一时间去核实真相,而是第一时间去将之解读成或宣传成“大俄要背刺了,大俄这是在交投名状”,进而让这起事件越发敏感和复杂......

总之,一句话,俄罗斯“查扣”中欧班列这个事,终于有人算是给讲清楚了——建议今后在面对这类错综复杂的舆情,不要轻易下结论,更不能情绪上头,以免被人带节奏和收了智商税

对此,你怎么看?

0 阅读:1156

评论列表

大王

大王

7
2025-02-20 21:41

干我屁事

用户85xxx66

用户85xxx66

6
2025-02-20 20:47

[赞][赞][赞]思路清晰

qcl0731 回复 02-21 16:39
小心离间计。

富伟电子

富伟电子

2025-02-21 06:51

不用担心,让他们闹!国安会盯上!

猜你喜欢

源于热爱

源于热爱

谢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