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心不足反误卿卿性命!”2004年,苏州“最牛”钉子户,把到手的100万拆迁款
悦凡漫剪
2025-02-20 13:30:09
“贪心不足反误卿卿性命!”2004年,苏州“最牛”钉子户,把到手的100万拆迁款涨到1000万仍不满,跟开发商硬杠十几年,最后家被景观河围成了孤岛,出门还要“划船”,想卖都没人接盘……他后悔了吗?
当年苏州的庄龙弟,在村里出了名的“不好惹”的角色。当开发商带着改变命运的拆迁计划来到这里时,每个人的心头都燃起了希望,除了他。
开发商的慷慨超乎想象,新房加百万现金,足以让大多数村民心满意足地搬进新生活。
庄龙弟的父母,两位年迈体衰的老人,也看到了改善生活的曙光,他们期盼着,甚至已经开始憧憬住进新房、手头宽裕的日子。
然而,当协议摆在面前,签字的笔却迟迟落不下。庄龙弟拦住了父母,他看着邻居们喜笑颜开地搬家,心里像被猫爪子挠一样,他觉得,自己应该得到更多。
“三百万,少一分都不行。”他向开发商提出了一个令人咋舌的数字。开发商的人愣住了,他们从未见过如此狮子大开口的村民。谈判破裂,庄龙弟家的老房子,就那样突兀地留在了工地上。
周围的楼房一天天建起来,越来越漂亮,越来越现代。庄龙弟的家,却像一个被遗忘的孤岛,与周围格格不入。邻居们的不满越来越多,抱怨声越来越大。
开发商坐不住了,他们再次找到庄龙弟,这次,他们带来了更诱人的条件:一千万,外加两套房。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正常人恐怕做梦都会笑醒。
但庄龙弟不是正常人。他再次提高了价码,两千万,少一分都不行。开发商彻底失去了耐心,他们决定,不再理会这个贪得无厌的人。
设计师巧妙地修改了图纸,一条景观河环绕着庄龙弟的家,将它彻底隔离。从此,庄龙弟一家出门,都得“过河”。
老房子一天天破败,墙壁裂开了缝,屋顶开始漏水。夏天的闷热,冬天的湿冷,让庄龙弟的父母苦不堪言。老父亲的咳嗽声越来越重,老母亲的关节炎也越来越严重。
庄龙弟急了,他找媒体,想通过舆论施压。但开发商铁了心,不再回应。瑞景国际小区的二期工程顺利完工,其他住户都过上了幸福生活,只有庄龙弟一家,守着摇摇欲坠的危房,进退两难。
2022年,一个无法再拖下去的年份。庄龙弟终于低下了头,他决定搬家。带着一家老小,和所剩无几的积蓄,他们租了一间简陋的房子,离开了那个“家”。
离开的那天,庄龙弟回头望了一眼被河水包围的老房子,那里曾是他的一切,现在,却成了一个永远无法回去的伤心地。
对此,有人说:“这庄龙弟,活该!贪心不足蛇吞象,最后啥也没捞着。”
还有人说:“这事儿不能只怪一方,双方都有责任。一个贪,一个绝,才闹成这样。”
更有人感慨:“唉,这就是现实啊,谁都想多捞点,可有时候,越想捞,越捞不着。”
……
这些评论,说白了,都反映了大家心里对“拆迁”这件事的复杂情感。一方面,谁都希望通过拆迁改善生活,过上好日子;另一方面,又担心在这场博弈中,自己会吃亏,会成为被牺牲的那一个。
其实,这事儿往深了说,折射出的是一个更普遍的问题:在快速发展的社会里,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到底该怎么平衡?
像庄龙弟这样的,为了个人利益,不惜和整个社会对抗,最终,把自己逼上了绝路。而开发商,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择手段,也难免会留下骂名。
说到底,这事儿没有绝对的对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考量。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做人不能太贪,做事不能太绝。
否则,就像庄龙弟一样,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本来可以安安稳稳过日子,结果却落得个无家可归的下场,这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这事儿也给咱们提了个醒:在面对利益诱惑时,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被贪欲冲昏了头。要学会权衡利弊,见好就收,别等到最后,追悔莫及。
0
阅读: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