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月,岳阳书记张昌平离任之际,竟发现自己无法踏出市委大门一步。岳阳市委

住顶楼小邹 2025-02-20 12:18:50

2000年1月,岳阳书记张昌平离任之际,竟发现自己无法踏出市委大门一步。岳阳市委政府前,黑压压的人群如潮水般涌动,有老人,有孩子,甚至还有连夜从洞庭湖区赶来的群众。他们来此的目的只有一个:送别即将离任的市委书记张昌平。 1998年,那时的岳阳,因为一场名为“富盛”的非法集资案而动荡不安。 高达6.08亿的涉案金额,让无数家庭的积蓄化为乌有,多少人的希望和梦想,一夜之间被击得粉碎? 主犯畏罪自杀,更像一记闷棍,把所有人都打懵了:钱,还能回来吗? 就在岳阳百姓最绝望的时候,张昌平来了。从常德市委副书记调任岳阳市委书记,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升迁。 但张昌平心里清楚,这“升迁”二字背后,是千钧重担。等待他的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愤怒和质疑。 果然,上任第一天,迎接他的不是红地毯,而是黑压压的人群。岳阳市委门口,挤满了前来讨说法的群众,人声鼎沸,群情激愤。 要不是工作人员拼命拦着,他恐怕连市委大楼都进不去。 张昌平知道,这场风暴的中心不是他,而是千千万万个被卷入其中的普通百姓。他更明白,要想平息这场风暴,光靠强硬手段不行,必须拿出真心和行动。 于是到任第二天,他直接把参与集资的群众代表请进了会议室。他不怕听难听的话,更不怕被指着鼻子骂。他要听的,是百姓心里最真实的声音,最迫切的诉求。 听完代表们的哭诉,张昌平心里沉甸甸的。老百姓要的,不仅是追回损失,更是要一个公道,一个说法,一个值得信赖的政府。 张昌平雷厉风行。他当即召开紧急会议,定下三条铁律: 第一,严查!不管涉及到谁,不管职位多高,一律严惩不贷,给老百姓一个交代; 第二,开门!敞开政府大门,让老百姓把话说出来,把气撒出来,有什么问题,政府当面解决; 第三,清算!依法清算债务,尽最大努力挽回损失,整个过程公开透明,接受群众监督。 张昌平这三板斧,稳准狠,迅速稳住了局面。清算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虽然损失不可能全部挽回,但至少让老百姓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政府的诚意。 然而,就在这时,更大的考验来了。 1998年夏天,洪水滔天。滚滚洪流,如同脱缰的野马,直扑岳阳。面对生死考验,张昌平没有退缩。他冲到抗洪第一线,和80万岳阳军民一起,日夜坚守在堤坝上。 两个多月,他几乎没合过眼,紧绷的神经,时刻关注着水位的变化。 终于,岳阳挺过来了!63个湖泊区域安然无恙。这是岳阳人民的胜利,也是张昌平的胜利。他用行动证明,他不仅是一位好书记,更是一位值得百姓信赖的“守护神”。 两年后,张昌平要调离岳阳了。 消息传出,岳阳的百姓又一次聚集到了市委门口。但这一次,没有了愤怒,没有了喧嚣,只有沉默。 2000年1月,寒风中人们静静地站在那里,像是在送别一位亲人。 他们当中,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年幼的孩子,还有连夜从洞庭湖区赶来的渔民。他们用沉默,表达着对这位“父母官”的感激和不舍。 车子缓缓启动,驶出大门,汇入车流。张昌平的身影渐渐远去,但他在岳阳留下的故事,却深深地印在了每个岳阳人的心里。 这段往事,让许多网友感慨万千。“这样的好官,真是百姓的福气!”有人这样赞叹。 “当年我家也参与了集资,虽然钱没能全部拿回来,但张书记的所作所为,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一位亲历者如是说。 “现在的社会,太需要这样的干部了,敢担当,有魄力,一心为民。”更有人表达了对当下社会的期许。 在你身边,有没有让你印象深刻的为民服务的例子?你认为什么样的干部才是好干部? 来源:福建省纪委书记张昌平.广西纪检监察网.[2022-12-22].

0 阅读:0
住顶楼小邹

住顶楼小邹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