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许诺别当真》
我们这一生能听到无数次别人给我们的许诺,同样我们这一生也会对不同人有无数次许诺,不论是我们听到的、还是我们放出的许诺,十之八九都是只能听个响,后续动静都少有,更别说结果。
各位有没有分析过,为什么我们做不到的事,还要豪言壮语地、或没羞没臊地说出来?为什么“言必行、行必果”难以成为我们行走江湖、为人处世的重要规则?是我们人不行,还是我们能耐不够?
“人不行”,指有人品问题。能承认自己人品有问题的人,恐怕寥若晨星,那我们就得承认自己还是能耐不够了。但,能承认自己能耐不够的人也不多,多数人仅承认自己运道不好,其他,一概不认。
正因为能把一切都归咎于老天爷,而老天爷也从没任何回怼表示,我们才更加堂而皇之地、心安理得地、像打氛围灯一样地轻易对他人许诺,也任由他人忽悠我们。括弧,忽悠就是许诺,括弧完。
有时为配合别人的忽悠,我们还会给他搬个小板凳,让他有居高临下的心理优势。虽然我们的小动作在当时看上去比较市侩,但也有助人为乐的良好居心:毕竟谁都不能保证他一定没法兑现承诺。
如果对方为了应景而说的每句话,我们都不置可否地、脸上还挂着复杂诡异的微笑,这人一定会对我们怀恨在心的。他八成并不想骗我们,他只是没能力践诺而已,我们为啥要逼他承认他无能。
逻辑没毛病,心态也没毛病,又都是久闯江湖的人了,人家慷慨激扬地为友情感情爱情甚至奸情画大饼时,懂事的我们当然要假装不谙世事,要把他的许诺当他的美好心愿。心愿仅是心愿,了然?
心愿,这一生我们最不缺的就是心愿了。心里的祈祷、写出来的计划书、对着某人的诅咒发誓,都属于心愿。就是能实现的心愿屈指可数,所以我们早已习惯了,这厢狠狠说过,那边再轻轻放下。
我们都这样,又怎能不原谅别人也如此。所以人家许诺,我们假装下欣喜、给人家的豪情壮志捧捧场就得,事后既不该追着人家要后续,也不该把人家的许诺当真。谁还没有个不自量力的时候?
对,不自量力,才是多半许诺的初衷,而非打头起就想忽悠。随年岁增长,我们的许诺会越来越少,因为前面几十年的教训足以封住我们的嘴了,也明白了自己没什么能耐的时候更不能胡咧咧。
老天爷就这样,给你智商,就拿走你便宜的喜乐。不过,我还是后悔没在孩子高考一结束就立刻兑现许诺,带全家人坐北京到莫斯科的绿皮火车,穿过西伯利亚、驶过贝加尔湖,到莫斯科打个卡。
后来也可以去是吗?那是你说的。事实是,先是疫情,然后大毛二毛打仗,接着手紧了、望票兴叹。所以,纵然人家一心一意想兑现诺言,也有老天爷再三阻止的情况。唯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