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医从文,啃老三年成百亿导演,饺子导演的经历比哪吒还要燃
《哪吒2》的票房早就不属于电影,而是所有观众粉丝的集体荣誉。
电影最大的功臣,饺子导演却“深藏功与名”。
除了画了一百张庆功海报外,鲜少露面,接受采访也是电影上映前的,对比春节档其他影片数十个城市的路演,数家媒体采访的曝光度,饺子显得格格不入,他甚至说:
希望媒体能给我脸上打上马赛克,被认出来之后创作上难免受到干扰。
看饺子导演的采访,他谈的最多的是创作,谈到动画、故事总是神采奕奕,一问到个人生活立刻顾左右而言他。
他说:
“自己说话都不利索,接受采访激活了这部分机体,更喜欢自己闷头创作的阶段”。
在幕后纪录片里,饺子也显示了对创作偏执的一面。
分镜、特效、配音所有环节都严格把关,一次次推翻,一次次否定,伴随着是旷日持久的加班,反复的自我怀疑。
手下的工作人员叫苦不迭,饺子却说“我们是为观众服务,不是为导演服务”。
饺子导演,《哪吒》之前,我们或许从未听到过这个名字。
但《哪吒》之后,他已经成为中国电影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但你是否想到,这个沉着、坚定的百亿导演,也曾是个迷茫的宅男,甚至在家啃老三年,有着和年轻直男一样的恶趣味?
苦熬出来的百亿导演
饺子,原名杨宇,出生在四川泸州一个医生家庭。
他的生活与动画、艺术并没有什么交集,但酷爱画画,幼年的饺子会临摹生活中的很多事物并画的很逼真,这给他心中埋下了动画的种子。
饺子的父母都是医生,也许是因为父母职业的原因,1999年饺子考入华西医科大学药学专业。
按照这个路数,假以时日,饺子会成为一个药剂师救死扶伤。
但大学相对宽松的环境给了饺子巨大空间,去发挥自己的绘画特长,据他的校友回忆:
饺子大学的时候就画得一手好画,负责的板报总是在各个学院中脱颖而出,说降维打击一点都不过分。
正所谓“劝人学医,天打雷劈”,然而医学生繁重的课业也成为“红利”。
大三饺子迷上了3D动画,他自学MAYA软件,因为当时华西医学院因为学生通宵复习而不断电,饺子得以连夜渲染动画。
如果当时频繁断电,渲染的动画工程可能随时中断,消磨饺子的创作热情,如今有同学感慨:
如果学校断电,也许今天就没有《哪吒》了。
在无数个与动画相伴的夜晚,饺子的目标越发清晰,但不是从医,而是要“逆天改命”。
动画才是他未来要走的路。
但这条路真的很难,21世纪初,中国动画跌入低谷,电视动画被日漫霸占,电影院则被好莱坞的迪士尼、皮克斯动画攻城略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倾尽全力创作的《宝莲灯》,并未获得良好的市场反馈,上美厂自此沉寂。
中国动画由此进入了十余年的至暗时刻。
无数优秀的动画人,要么改行,要么做起了外国动画的代工,一批坚持理想的动画人在生活边缘苦苦挣扎。
饺子却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2003年在广告公司工作了几个月后毅然辞职,自己搞动画!
对于自己三年的“啃老”生涯,饺子并未有多少回应,在问及《哪吒》中母亲的原型,饺子坦言是自己的母亲,他说:
“在做动画这件事上,母亲对他很包容。甚至站在我的角度,我成了父母,我觉得我都很难做到这一点。”
这三年中,饺子的父亲去世了。
他与母亲用每月1000的退休工资度日,衣食住行能省就省,这三年半没有离开超过家40公里的地方,饺子更是减少大量娱乐时间,每天客厅、卧室、厕所“三点一线”,他说是“减少社会浮躁气息的影响”。
2008年,饺子完成了动画《打,打个大西瓜》。
16分钟的动画用戏谑的方式讲述了两个霸主为了争夺土地而展开了世界大战,怪诞的人物、流落的荒岛、被蜘蛛网笼罩的地球、被化作扑克牌的武器,用以小见大的方式讽刺战争只是统治阶级的游戏。
很多人震惊于《打,打个大西瓜》的成熟,并不像一个年轻人做出的动画,全片充满着对现实的隐喻,在三维动画的外壳下包裹着东方式的顿悟、超脱,这也成为饺子导演的创作风格——
东西结合。
就如他所创立的动画公司“饺克力”,东方的饺子+西方的巧克力,东西融合。
也如《打,打个大西瓜》长长的致敬名单,有中国的万籁鸣、周星驰、金庸,也有日本的大友克洋、鸟山明、宫崎骏,还有美国的迪士尼。
而“饺克力”也逐渐被简化,成为了如今的“饺子”。
《打,打个大西瓜》在全球拿下包括“柏林国际短片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在内的17个大奖。
获奖后,饺子说中国动画人应该从自身出发来找答案,而不是抱怨环境,中国动画好看了,想不盈利都难。
此时,饺子已开始酝酿着实现自己的终极梦想,做一部真正的动画电影。
此后,饺子的“饺克力”公司参与了许多动画项目。
有《老板的女人》这种毁誉参半的动画短片,又有为四川卫视电视节目做到动画片头。
这段时间,饺子的事业仿佛进入了瓶颈期。
这与中国动画的大环境不无关系,当时中国电影市场刚刚起步,唯一闯出来的《魁拔》系列动画半路夭折,投资人对动画电影完全没有信心。
时间来到了2015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正式上映,吹响了“国漫复习”的号角。
当时饺子已经成为动画领域的佼佼者,光线旗下的彩条屋找到了他,当时投资人选导演有两个标准:
一是穷,二是穷但坚持着,饺子正好符合要求。
从医学生,到啃老族,再到四处打零工的动画导演,兜兜转转十余年饺子还是非常落魄,他笑称“当时穷到装都装不出来你有钱”,机会来到饺子面前,而他最想拍的题材是《哪吒》。
饺子非常喜欢上美厂1979年的《哪吒闹海》,于是他看了《封神演义》却被其中的内容吓了一跳。
饺子说“书中的哪吒根本不算英雄,简直就是个反派,和太乙真人两个人简直就是黑道两大枭雄”。
这种“魔童”的叛逆气质触发了饺子的潜意识。
他也是反叛者,选择了绘画之路。哪吒的母亲殷夫人对他百般包容,而父亲却是隔膜与缺席的存在,多少有自己的家庭的影子。
又是一个四年,2019年的暑假《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瞬间引爆了当年的暑期档50.53亿的票房,成为影史票房第二。
电影市场一片狂欢中饺子却在沉默。
就如现在当你我看着票房数字的滚动,票房排名的不断刷新而心潮澎湃之时,饺子却在成都的可可豆工作室里,为下一部《哪吒》,下一次五年的沉寂做准备。
饺子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不善言辞埋头做事的人。
他还是当初在医学院挑灯夜战的动画爱好者,是那个闭关三年完成梦想的宅男,更是成就百亿票房的动画导演。
就如他致敬过无数次周星驰电影中的人物那样。
成功与失败的结果,永远也不会影响他此刻努力前行的步伐。
这,才是《哪吒》成功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