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云南一59岁老汉肝硬化晚期,医生多次下病危通知,老汉要放弃治疗,儿子

如梦菲记 2025-02-19 16:24:31

2021年,云南一59岁老汉肝硬化晚期,医生多次下病危通知,老汉要放弃治疗,儿子虽不舍,但也无奈默认,当女儿得知后带父亲驱车3000公里来北京重新检查,结果出来后,她的举动令人感动。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王兵是一个来自云南的朴实农民,一辈子与土地为伴,五十九年的光阴,他靠着一双粗糙的手,在柑橘树下辛勤耕耘,用汗水浇灌出满园绿意,也养育了一双儿女。   然而命运却在暮年时对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2021年的一天,王兵感到身体不适,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医院,体检报告如晴天霹雳,击碎了这个家庭平静的生活——肝硬化晚期,这个如同死神镰刀般的诊断结果,让王兵的心瞬间坠入谷底。   病床上曾经高大挺拔的王兵日渐消瘦,医生的病危通知一次次传来,家中的积蓄也被医药费耗尽,面对病魔的无情吞噬,王兵选择了放弃,他不忍心看着儿女为他担忧,更不愿拖累他们的生活。   儿子虽然不舍,但面对现实,也只能无奈地默认父亲的决定,千里之外,女儿王灿云接到家中来电,得知父亲病重,心如刀绞,她立即请假,驱车返回家乡,一路上,往日与父亲相处的点点滴滴涌上心头,泪水模糊了她的双眼。   到家后看到父亲虚弱的躺在床上,王灿云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悲痛,她回想起小时候,自己被玻璃割伤,父亲二话不说背起她就跑,翻山越岭赶到镇上医院,如今,换她来守护父亲了。   王灿云心意已决,她要带父亲走出大山,到北京求医,这个决定,注定是一场艰难的征程,对一个从未离开过家乡的姑娘来说,独自面对3000公里的长途跋涉,本就是一种挑战,更何况,还要带着一位病重的父亲。   简单的行囊中,装满了王灿云对父亲的牵挂,一路上,每当看到父亲因颠簸而痛苦的表情,她的心就像被针扎一样疼,但想到父亲宽厚的臂膀曾给予她安全感,想到父亲为这个家付出的艰辛,她就告诉自己必须坚强。   风餐露宿,夜以继日,王灿云开着那辆破旧的小车,载着她的希望,向北京进发,没有导航,她就询问路人,没有舒适的床铺,父女俩就在车上凑合,一路艰辛,却也一路温情。   当京城终于近在眼前,王灿云长舒一口气,她知道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但有了目标的指引,再大的困难也不足惧。   父女俩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北京协和医院,专家们立即对王兵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可当王灿云看到检查结果时,心再次沉到了谷底,父亲的病情已到了危急关头,只有进行肝移植手术,才能延续生命。   而手术费用高达30万,对于一个普通农村家庭而言,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王灿云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但她没有被困难吓倒,为了给父亲最后一线生机,她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亲自为父亲捐献肝脏。   这个决定不仅需要巨大的勇气,更需要与父亲的血型相匹配,医生安排了相关检查,结果让王灿云欣喜若狂:她与父亲的配型成功了,然而,喜悦还未持续多久,现实再次给了她当头一棒。   30万元的手术费,对这个本就負债累累的家庭而言,无异于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山,但王灿云没有被困难击倒,她开始了一场爱心接力,她联系亲朋好友,发动身边的每一个人,希望能募集到手术费用。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数日下来,她却只筹到了区区几万元,正当王灿云万念俱灰之际,远在云南的丈夫和婆婆,带着爱的希望赶到了她的身边。   他们得知情况后,四处举债,甚至变卖家中值钱的物品,就是为了筹集手术费用,婆婆握着王灿云的手,泪眼婆娑地说:"孩子,别怕,我们是一家人,有困难一起扛。"   在亲人的支持下,王灿云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苗,手术的日子终于到来,父女俩一同被推进了手术室,12个小时,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死接力,手术室内,医生们全神贯注,护士们紧张配合,每一个动作都精准无比。   手术终于成功了,当王兵苏醒过来,第一眼就看到了女儿苍白却欣慰的笑容,他颤抖着握住女儿的手,泪水止不住地流淌,这一刻,父女俩都明白,是爱的力量,让他们渡过了这场生死劫难。   术后的恢复期,王灿云寸步不离地守候在父亲身边,她学着护士的样子,为父亲更换药液,端来一碗碗温热的粥,喂父亲一口口吃下,看着女儿忙碌的身影,王兵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愧疚。   他明白是女儿不离不弃的爱,给了他第二次生命,渐渐地,在女儿的悉心照料下,王兵的身体一天天好转,出院的那一天,父女俩紧紧相拥,泪水交织,他们知道,这3000公里的爱的接力,已经将他们的心永远地连在了一起。 信息来源:北京卫视《生命缘》

0 阅读:91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