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2 月,一位网友分享的悲伤经历引发热议:其去世近 10 年的父亲微信账号,于今年 1 月突然从联系人中消失。此前,该网友常通过翻看父亲朋友圈、聊天记录寄托思念,却未料到唯一的线上联络方式会突然中断。
经微信工作人员确认,该账号已被回收,无法找回。微信团队曾回应,账号回收需同时满足长期不登录、不活跃且没有零钱两个条件。此事件并非个例,2023 年就曾有 “微信号长期未使用会被回收” 的话题登上热搜。
不仅微信,众多平台如 QQ、抖音、微博、小红书等,在用户服务协议中均表明,对长期未登录的账号有权收回,原因包括避免资源浪费和防范僵尸号被盗风险。不过,各平台的回收期和处理方式存在差异。
对于如何保留逝者账号,不同平台有相应举措。支付宝和微信若账户有零钱,账号不会被回收;如需取出资金,继承人提供身份证、死亡证明等材料即可。B 站、抖音、微博等平台,在取得直系亲属确认和同意,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后,会对逝者账号进行保护,如冻结账号、设置保护状态等,防止被盗用,同时也支持财务资产转移。
随着数字化发展,社交账号承载着更多情感与回忆。平台基于安全考虑回收账号虽有其合理性,但人们也期望能更好地保护逝者存在过的痕迹,这不仅是对逝者的尊重,也是对生者情感羁绊的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