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碎的中医微故事》 辰时三刻,我蹲在后院翻晒半夏。新收的益母草还带着露水腥气。门环叩响三声,穿白大褂的年轻人立在门槛外,胸前挂着实习医师的蓝牌子。 二十年前跟陈先生出诊,要背三斤重的乌木药箱。青石巷里七弯八绕,闻着苦香就能寻到回春堂。先生摸脉必待患者说完十句家常,说人身是片小天地,五运六气全在话缝里流转。炮制熟地黄要九蒸九晒,铜锅里的黄酒咕嘟冒泡,蒸得满屋云山雾罩。 前日去县中医院送方,煎药室摆着三排不锈钢机器。药材包在无纺布袋里沉浮,液晶屏显示剩余八分钟。住院部走廊飘着84消毒液的味道,护士站的电子钟跳成申时,却没人记得该给三床病人换涌泉穴的艾灸盒。 去年收过两个徒弟。穿耳洞的姑娘学了半月把脉,说指腹磨得生疼,改行去做美甲直播。戴眼镜的后生背完四百味药性,突然问我执业医师证考不考西医内容。立冬那天他拖着行李箱北上,说家里给报了考研补习班。 年轻人递上盖红戳的文书,说老药房消防验收不合格。我指给他看墙角陶瓮,去年大雪封山时腌的紫苏子正泛着青沫。檐角风铃叮当,三十八个铜片对应手少阳三焦经三十八穴,起风时能听见经脉流转的声响 《待续 》
《稀碎的中医微故事》 辰时三刻,我蹲在后院翻晒半夏。新收的益母草还带着露水腥气。
旭泰看事
2025-02-19 09:52:2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