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防长在访问波兰时的一番言论引发了广泛关注。他直言不讳地表示,北约中的欧洲成员国应当承担更多的财政责任,以确保自身安全,而不能一味依赖美国在欧洲的军事存在。这番话显然与美国总统特朗普推行的“美国优先”政策一脉相承,不禁让人怀疑,这是否意味着美国正在对北约盟友挥舞“收割镰刀”,甚至不惜以北约分裂为代价。 与此同时,中国外长在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与北约秘书长吕特进行了会面,这一举动引发了外界诸多猜测。北约秘书长不仅称赞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还承诺北约不会向亚洲拓展,并表示愿意加强与中国的对话。这一态度的转变令人颇感意外,毕竟近年来,许多北约成员国不仅积极配合美国对中国的打压措施,还频繁在中国周边举行联合军演,明显是将中国视作了最大竞争对手。如今突然释放出友好信号,究竟意欲何为? 要说仅仅只是被美防长这番话给逼急了,我其实不太相信,虽然特朗普要求北约成员国将军费开支提高到GDP的5%,比之前翻了一倍多,但在俄乌冲突持续、欧洲经济受挫的背景下,多交一些“保护费”以求安全,似乎也并非完全不可接受,顶多就只是对美国狮子大开口有所不满。 但特朗普对欧洲的野心显然不止于此。此前,他在与俄罗斯总统通话时,完全没有告知任何欧洲盟友,甚至试图将欧洲国家排除在俄乌和平谈判之外。这一举动让欧盟“倍感不安”。许多欧洲分析人士认为,如果特朗普主导下的俄乌和平谈判达成,欧洲将面临末日,因为特朗普肯定会要求欧盟,今后承担保护乌克兰的责任,预计将付出代价高达3.1万亿美元,如此巨大的负担,极有可能让整个欧盟陷入重大危机。 更令人担忧的是,美国近期还在暗中支持欧盟极右翼党派上台,试图推动欧洲走向“军国主义”路线,进而引发大规模战争。这样一来,美国便可以长期操控欧洲,甚至让欧盟国家彻底沦为附庸。 正是在这两大因素的影响下,北约中的欧洲成员国开始向中国释放积极信号,然而,面对这一变化,中国应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北约内部亲美势力依然强大,欧洲成员国未必能够完全主导北约的决策。因此,中国不必急于伸出援手,更不应贸然介入北约的内部矛盾。其次,尽管北约秘书长作出了重要承诺,但我们仍需保持警惕,防止其中混杂不怀好意的国家。 最稳妥的策略或许是“静观其变”。如果欧洲国家能够在北约内部争夺主导权并最终胜出,中国可以在适当的时候送上“锦上添花”的支持;而如果北约内部矛盾激化,导致其力量削弱,中国也可以借此机会推动这一霸权组织的瓦解,为世界和平与稳定贡献力量。 总之,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国应始终保持战略定力,既不轻易被表象迷惑,也不错过任何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机遇。唯有如此,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国际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
近日,美防长在访问波兰时的一番言论引发了广泛关注。他直言不讳地表示,北约中的欧洲
刘振起世界
2025-02-19 09:52:19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