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玩博弈,向来不喜欢来硬的,尤其是和咱们中国斗了几年贸易战后,他们心里有数了,

成瓦下都 2025-02-18 21:28:43

美国玩博弈,向来不喜欢来硬的,尤其是和咱们中国斗了几年贸易战后,他们心里有数了,正面对抗吃亏的还是自己,所以他们换了个路子,打起了明牌,搞产业转移。这招看上去风平浪静,实际上相当阴。   说白了,美国现在干的事就是把中低端制造业的订单甩给越南、印度这些“便宜车间”。为什么选这俩?   一是那里的成本低,能让美国企业省钱,二是还能“养肥”这两国的产业链,慢慢地抢中国的活儿。   有意思的是,咱们不少企业为了避开高关税,不得不把工厂搬过去。   结果就是,去了的人帮着这些国家建起了产业链,他们的地位上来了,中国的制造业优势自然就受影响了。   这种套路其实挺老的。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吃过一次亏。当时美国逼着日本签了“广场协议”,让日元升值,顺带逼走了一批制造业。   结果呢?日本的经济增速直接被掐住了,到现在都没缓过来。现在,美国又把这套策略“复刻”了一遍,只不过目标是咱们。   但和当年的日本不同,中国早就看穿了这套伎俩。其实,中低端产业的外流对我们来说并不全是坏事。   咱们一直在产业升级,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技术含量高的高端制造业上。比如高铁、5G、航空航天,这些领域咱们手里早就有了“杀手锏”。   2022年,中国高技术制造业的增长率高达10.6%,这些数字足以说明问题:我们的高端产业正在挺稳地往上走。   不过,话也不能说得太满。高端制造重要,基础的中低端产业也不能全扔了。   美国就是个反面教材,当年大规模把制造业外包出去,结果搞得产业空心化,失业率高、消费品还得靠进口,现在想找回工厂都来不及。   这对中国是个很明显的警钟,制造业的链条既要有顶尖的,也得有基础的。   当然,越南和印度真能完全取代中国吗?短期来看,这不现实。越南的劳动力池子有限,人口才不到1亿。   印度虽然人多,但基础设施跟咱们完全没法比。所以,美国打的这场“去中国中心化”的持久战,不可能一帆风顺。   对咱们来说,只要守住核心技术和产业链的关键环节,这盘棋,就还在咱们手里。

0 阅读:75

猜你喜欢

成瓦下都

成瓦下都

专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