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黄招强在护送伤员撤退的时候,意外发现队伍中竟然多了几张陌生的面孔,于是他拿着枪向这几人询问“口令?”然而就是他这个及时的提问,竟然救下了所有人的性命。 ?1979年那会儿,对越自卫反击战正打得火热,19岁的黄招强,41军121师361团4连的新兵蛋子一个,接了个超刺激的活儿——护送伤员大哥们穿越敌人的“枪林弹雨大迷宫”撤退。你说这任务悬不悬?战场上那可是说变就变,伏击、偷袭跟玩儿似的,说来就来。可咱们小黄呢,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这是场硬仗,但人家愣是一拍胸脯,爽快接招了!队伍溜达到大桥那儿时,黄招强跟个猫头鹰似的,眼睛瞪得溜圆,心里头嘀咕:这地界儿,敌人最爱搞偷袭了。你猜怎么着?咱们跟走亲戚串门儿似的,大桥上溜达一圈,啥事没有。这下可好,黄招强心里头更嘀咕了,跟吃了苍蝇似的,直犯嘀咕。 黄招强满心警惕,眼睛一刻都不敢放松,在队伍周围来回巡视。当他再次扫视到队伍后方时,那几张陌生面孔又进入了他的视线,一股强烈的不安涌上心头。他握紧手中的枪,大步朝着那几人走去,再次厉声喝问:“口令?” 那几个人听到问话,眼神瞬间慌乱起来,相互对视一眼,支支吾吾答不上来。黄招强见状,立刻意识到情况不妙,他迅速转身,朝天鸣枪示警,同时大声呼喊:“有敌人,准备战斗!” 刹那间,队伍里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战友们迅速反应过来,有的将伤员护在身后,有的迅速找好掩体,端起武器严阵以待。果然,那几个伪装的敌人见事情败露,不再隐藏,纷纷掏出武器向我方射击。一时间,枪声大作,硝烟弥漫。 黄招强一边射击,一边观察着敌人的动向。他发现敌人人数虽然不多,但火力凶猛,而且占据了有利地形,对我方十分不利。他心急如焚,脑子飞速运转,思考着应对之策。突然,他灵机一动,朝着战友们喊道:“大家听我指挥,交替掩护,向右侧的山包转移!那里地形复杂,我们可以利用地形反击!” 战友们默契配合,在枪林弹雨中艰难地朝着山包前进。黄招强则主动承担起断后的重任,他凭借着敏捷的身手和精准的枪法,一次次击退敌人的进攻。在转移过程中,一名战友不幸腿部中弹,倒在了地上。黄招强见状,毫不犹豫地冲过去,将战友背在身上,继续向山包奔去。 终于,我方成功转移到了山包上。黄招强带领着战友们迅速构筑起简易工事,利用地形优势对敌人展开反击。敌人多次发起冲锋,都被我方顽强地击退。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敌人见占不到便宜,只好灰溜溜地撤退了。 战斗结束后,大家都长舒了一口气。战友们纷纷围到黄招强身边,对他竖起了大拇指。“黄招强,好样的!要不是你发现得及时,咱们这次可就危险了!”一位老兵感慨地说道。黄招强擦了擦脸上的汗水,腼腆地笑了笑:“这都是大家的功劳,咱们是一个集体,少了谁都不行!” 这次经历让黄招强迅速成长起来,他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战友之间的情谊。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他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和顽强的斗志,与战友们并肩作战,为保卫祖国的领土完整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
1979年,黄招强在护送伤员撤退的时候,意外发现队伍中竟然多了几张陌生的面孔,于
浮生的若梦浅酌
2025-02-18 17:16:25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