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蛋了!168:0!韩国国会168票全票通过补充宪法法院法官的决议!尹锡悦,这一次算是彻底完了!
还记得当初,他曾高举“反腐”大旗,踏着政敌的“尸骨”登上青瓦台,而如今,却要被自己的野心和偏执拖下深渊。这场从“戒严风波”燃起的政坛烈火,如今烧到了他的脚下,烧到了国民力量党的根基,也烧到了韩国政坛的未来。 168票对0票,毫无悬念,毫无挣扎,彻底碾压。尹锡悦阵营幻想着靠拖延战术寻找一线生机,幻想着借助检察体系的残余势力完成自救,幻想着凭借政党资源重新夺回舆论高地。
但现实是,韩国国会以绝对性的胜利,完成了对他的最后宣判——宪法法院的空缺将被迅速补足,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掌控宪法法院的游戏规则将由在野党制定,同时也意味着尹锡悦在司法层面的最后一道防线,已经被彻底摧毁。 那么,他还能翻盘吗?我觉得尹锡悦的败局已是定论。国会早已不在他手中,军队已明确划清界限,司法体系的中立性正在恢复,而民意更是用愤怒和鄙夷,将他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但真正致命的,是金建希近日被曝光的那封密信。 金建希,这个始终游走在政治权力边缘、却又时刻想要攫取更多影响力的总统夫人,在尹锡悦宣布紧急戒严的前一天,向国家情报院院长赵太庸发送了两条短信。
这不是普通的问候,也绝不是偶然的交流,而是一场真正的暗中运作。在韩国这样一个经历过无数政治动荡的国家,总统夫人与情报机关首脑之间的私下沟通,本身就已经足够敏感,而在国家即将陷入宪政危机的前夜,这样的联系无异于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政治炸弹。 更让人不寒而栗的是,这两条短信的具体内容至今无人知晓,但赵太庸在庭审上的“选择性失忆”,已经说明了一切。当他被质问时,他没有直接否认,而是故作镇定地表示自己“记不清了”。
可问题是,如果这只是普通的寒暄,他又何必遮遮掩掩?又何必在最关键的时刻,连回忆起短信内容都变得如此困难? 这种欲盖弥彰的态度,反而暴露出这两条短信的分量之重,甚至足以影响整个案件的走向。 而在这个时候,朴槿惠却依然保持沉默。这位曾因“亲信干政案”被尹锡悦一手送进监狱的前总统,为何始终不发一言?在韩国政坛这样一个权谋交错、杀机四伏的战场,沉默有时比任何言辞都更具杀伤力。她知道,在韩国的政治游戏里,报复往往是一场漫长的伏击。
她在等,等尹锡悦彻底倒下,等金建希的丑闻发酵,等国民力量党内部自己崩盘。她的沉默,或许比任何批评都更加有力。 相比之下,文在寅却选择了截然不同的方式。他没有选择等待,而是直接下场,亲手给尹锡悦送上了最沉重的一击。当他在采访中公开道歉,为当年提拔尹锡悦“后悔不已”时,他的每一句话,都是在提醒韩国民众:这个曾被他一手提拔起来的人,如今却成了民主的破坏者,国家的灾难,宪政的敌人。他的话语里没有愤怒,没有咄咄逼人,只有深深的懊悔和痛惜,可正是这样的表态,才让尹锡悦真正无路可退。 如果说朴槿惠的沉默是一种冷酷的复仇,那么文在寅的道歉,就是精准的政治审判。他的每一句“歉意”,都在强化一个事实——尹锡悦是一个错误,而这个错误必须被彻底纠正。
他不需要高声喊话,因为他的姿态已经足够明确,他的影响力依然强大,他的言辞足以让整个进步派集结起来,将这场政治清算推进到最后。 两位曾经的总统,面对尹锡悦的崩塌,采取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策略。朴槿惠选择冷眼旁观,像猎手一样等待猎物最终力竭倒下,而文在寅则亲自站上舞台,用他的忏悔,把尹锡悦送进更深的政治绝境。他们的方式不同,但目标一致:让这个曾经站在他们对立面的人,彻底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 168票对0票,这不仅仅是一次投票,更是一次清算,一次对尹锡悦极端政治路线的彻底否定,一次对国民力量党内部腐的无情揭露。韩国政坛已经进入了战后重建的阶段,而他,已经成为必须清除的那一块“废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