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走向拐点,外长和在野党党首分别对中美发表不同看法,哪个更好?
虽然在近期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最为受人关注的莫过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一番有关中美相处之道的论述,以及美国副总统万斯对欧洲一顿劈头盖脸的痛批,但不代表别国就完全没有发言。比如韩国,半岛局势近年持续升级,如果不是在去年12月韩国总统尹锡悦闹出了“紧急戒严”事件,如今半岛局势很可能失控。
但是,就算近期半岛局势升级已经没有尹锡悦出事前那么猛烈,但依然不容乐观,而在本次慕安会上,韩国外长赵兑烈就发表了一番个人看法,其中最为令人关注的,莫过于他对韩国和中国关系的论述,他提到,美国对韩国来说是不可替代的同盟,中国则是近30多年来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因此在两种关系中保持均衡符合韩国国家利益毋庸置疑。
如果赵兑烈这番话到此为止,那么他的表态还是比较常规也比较理性的,但紧跟着,赵兑烈又补充了一句,同盟和伙伴关系是两码事,在这两种关系之间不应有绝对对等。
在赵兑烈心目中,美国始终比中国重要。如果孤立看这番表态,无非是一个国家在外交上的取舍而已,并没什么大不了的,但结合当下的全球局势,赵兑烈这番表态,明显就是在对特朗普政府表忠心,试图拉拢和美国的距离。 如今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华已经图穷匕见了,对中国加征了关税,不久前又和日本首相石破茂发表联合声明,对中国东南沿海局势释放极不当的言论,更派出军舰强行过航台海。所以赵兑烈这番表态,俨然就是暗示,自己愿意充当美国反华的帮凶,甚至中美若枪声一响,韩国将派兵援美。
显然,韩国政府依然没看清局势。我刚才提到,近年半岛局势升级严峻,这肯定会对韩国的国家安全构成不利影响,而究其根源,其实就源自美国比中国重要这一想法。韩国前总统文在寅在处理对华关系上比较稳健和谨慎,明确不参与中美之争。文在寅是2017年到2022年在任的,当时美国还没有显现出如今这样内忧外患的局面,国际社会对中国综合实力的认知还没有今天这么清晰,所以那个时候还有很多国家觉得美国有实力“压制”中国。
但文在寅依然拒绝站队,没有和美国走的太近,半岛局势总体还相对稳定。直到尹锡悦上台,立马大改文在寅在中美之间保持平衡的主张,全面倒向美国,美国也得以大力搅局半岛,尹锡悦任内,美韩两国屡屡合作展开军事演习,威慑朝鲜。尹锡悦在出事以前,甚至已经开始叫嚣要统一朝鲜半岛了,而这就是近年半岛局势升级的核心原因。 可以说韩国放弃平衡外交选择倒向美国,是如今韩国身陷险境的最大推手。结果现在赵兑烈还在对美国发投名状,对此我忍不住好奇:韩国是不是嫌自己现在还不够危险?
当然,考虑到尹锡悦目前正遭弹劾,尹锡悦弹劾案是去年14号通过的,最久不会超过半年出结果,也就是说如今距离弹劾案最终裁定出炉,只剩不到三个月时间了,只要弹劾成立,韩国就要换总统,赵兑烈这个外长八成当不下去。
而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在对华关系上就和尹锡悦、赵兑烈等人看法恰恰相反,李在明日前在接受美媒专访期间就亮出了有别于现政府的新政策,提到韩国无法承受“疏远中国”的代价。 显然,虽然个人形象远远比不上文在寅,但李在明还是尽可能表现出和文在寅一样的稳健和理性,韩国疏远中国,代价承受不起,如果尹锡悦下台,且李在明有能力当上总统的话,那么中韩关系还是很有前景的,半岛局势或也有望得到缓和。
鹤鸣
强盛的中国将决定韩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