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贪污、学历造假,假好人!”河南汉子8年散尽家产70万,为家乡开山修路,被誉为

嬿娩花影动 2025-02-17 17:28:53

“他贪污、学历造假,假好人!”河南汉子8年散尽家产70万,为家乡开山修路,被誉为“新乡愚公”,路修好了,却被举报。 一封举报信,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激起千层浪。 “张荣锁贪污受贿,学历造假!” 这几个字,如同晴天霹雳,狠狠地击中了回龙村,也击中了刚刚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张荣锁。 是谁?是谁要置他于死地?故事,要从太行山的深处说起。 回龙村,一个被群山环绕,与世隔绝的村庄。村民们祖祖辈辈都困在这片土地上,靠着几亩薄田勉强糊口。想要走出大山,需要花费七八个小时,攀爬陡峭的山路,稍有不慎,就会坠入万丈深渊。 这里没有电,没有信号,仿佛被时代遗忘的孤岛。 张荣锁,就出生在这个贫瘠的村庄。他从小就目睹了乡亲们的艰辛,立志要改变家乡的命运。 他的父母深知教育的重要性,砸锅卖铁也要供他读书。1975年,张荣锁高中毕业后参军入伍,终于走出了大山,看到了外面的世界。 部队的生活,让他大开眼界。他结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战友,听他们讲述家乡的美丽富饶,心中更加渴望改变回龙村的现状。 退伍后,张荣锁没有选择回到贫困的家乡,而是选择外出闯荡。他当过运输员,跑遍了大江南北,积累了丰富的人脉和经验。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石材加工行业利润丰厚,便用多年的积蓄开办了一家石材加工厂。凭借着勤劳和诚信,他的生意越做越大,很快就成了当地有名的企业家。 1993年,已经37岁的张荣锁衣锦还乡。然而,眼前的景象却让他心痛不已。 回龙村依然贫穷落后,村民们的生活没有任何改善。交通闭塞,信息不畅,仿佛与世隔绝。 “要想富,先修路!” 张荣锁深知,只有修通一条通往外界的道路,才能彻底改变回龙村的命运。 说干就干! 但是,第一个难题就摆在了他的面前:没有电!没有电,修路设备无法使用,一切都是空谈。 张荣锁没有退缩。他自掏腰包购买电缆和电线杆,带领村民们用最原始的方式,肩扛手抬,将57根重达500公斤的水泥电线杆,一根根地抬上1500米高的悬崖峭壁。 这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需要付出巨大的体力和毅力。但是,为了改变家乡的命运,张荣锁和村民们咬紧牙关,硬是完成了这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两个月后,回龙村终于通电了! 全村沸腾,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们欢呼雀跃,庆祝这历史性的一刻。 有了电,修路工程正式启动。 但是,修路的难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回龙村地处悬崖峭壁之上,地形险峻,施工难度极大。 工程队给出了报价:修路总共需要100多万! 这在当时,绝对是一笔天文数字。 张荣锁没有犹豫,他毅然决定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为家乡修路。 他变卖了石材厂和汽车,将多年来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70多万元,全部投入到修路工程中。 除了出钱,张荣锁还亲自参与修路。他身先士卒,第一个把缆绳系在自己的身上,在悬崖石缝中排险点炮。 面对悬崖绝壁和脚下的万丈深渊,普通人看一眼都会吓得直发抖,而张荣锁和150位党员和民兵却挂在悬崖上毫不畏惧。 “说实在的,哪有不害怕的,只是为了改变现状,我必须这样做!”张荣锁后来回忆说。 村民们在峭壁上打槽,挑土砌砖,沿着悬崖一寸一寸地敲打。历时五年,他们用血汗和毅力,硬是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了一条长8公里,隧道长1000多米,宽6米的盘山公路。 这条路,被誉为“太行山上的奇迹”。2001年,回龙壁挂公路正式通车。 这条路,不仅改变了回龙村的交通状况,也改变了回龙村的命运。 农产品可以运出去了,外面的游客可以进来了。回龙村的旅游业迅速发展起来,村民们的生活也一天比一天好。 张荣锁,也因此成为了回龙村的英雄,被誉为“新乡愚公”。 他的事迹被媒体广泛报道,感动了无数人。2002年,他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然而,就在张荣锁声名鹊起之时,一封举报信,打破了所有的平静。 举报人,是回龙村的17位村民。 他们不知为何联名举报张荣锁贪污受贿,学历造假。一时间,流言四起,人心惶惶。张荣锁没有为自己辩解,而是继续为回龙村的发展默默奉献。 他相信,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而时间,是最好的证明。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相信张荣锁是清白的。 因为他们亲眼看到了张荣锁为回龙村所做的一切。他们亲眼看到了回龙村因为这条路而发生的巨大变化。他们亲眼看到了自己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他们知道,没有张荣锁,就没有回龙村的今天。 那些举报张荣锁的人,也渐渐地偃旗息鼓,不再提及此事。 张荣锁,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和尊重。他,无愧于“当代愚公”的称号。多年以后,回龙村已经成为了一个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而那条盘旋在悬崖峭壁上的回龙壁挂公路,依然在默默地守护着这个村庄,见证着张荣锁的传奇故事。 公道自在人心,时间终会证明一切。

0 阅读:49
嬿娩花影动

嬿娩花影动

嬿娩花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