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4年,顺治不顾群臣反对,废了皇后孟古青。孟古青被废后,回了蒙古娘家,谁知她已有身孕。她顺利诞下了龙裔,这时候的顺治后悔了,想着把龙裔接回来,但是老丈人直截了当地拒绝了。 说起清朝顺治皇帝的第一任皇后孟古青,是一个谜一样的人物,堂堂一国之后,按理说在史书上怎么也得留下一笔。 可偏偏这位孟古青嫁给顺治当了两年皇后,却一下就从历史记录里消失了,清朝历史文献,对于她被废之后的事情可以说是惜字如金。 顺治皇帝的孝陵里,陪葬的是后来的皇后妃嫔,唯独不见这位“前任”,比起其他被废的皇后,孟古青的“消失”,似乎更让人好奇。 但是想要搞清楚孟古青命运的悲剧性,还得从当时的政治大背景说起,清朝入关初期,为了稳固统治,满蒙联姻是顶重要的国策。 蒙古各部势力强大,跟他们搞好关系,那对稳定北部边疆,巩固政权,好处相当多。 清太祖努尔哈赤就定了这个调调,到了顺治这儿,自然也要继续执行下去,孝庄太后为了家族的荣耀和政治的稳定,自然也想在这国策上大做文章。 孟古青是孝庄太后的亲侄女,科尔沁蒙古亲王吴克善的女儿,这门亲事背后其实是孝庄太后和当时的摄政王多尔衮共同敲定的。 多尔衮那时权力大得很,他拍板为年幼的顺治选了孟古青,一方面是延续满蒙联姻的政策,另一方面也有让孝庄太后娘家人掌控后宫,巩固自身权力的考量。 1651年年仅13岁的孟古青,就这样带着科尔沁部落的政治使命,懵懵懂懂地来到了京城,等待着成为大清的皇后。 可惜这场婚姻,从一开始就跟“爱情”两个字没什么关系。 1651年顺治皇帝大婚,迎娶了表妹孟古青,婚礼办得隆重,13岁的孟古青身穿华丽的礼服,头戴凤冠,接受象征皇后身份的宝册和玉玺,风光无限。 少年天子顺治,心里却一百个不乐意,他对这桩由母亲和多尔衮安排的政治婚姻,那是打心眼里抵触,顺治正值青春叛逆期,对包办婚姻反感得很。 更何况他对这位表妹皇后,实在谈不上有什么感情,婚后两人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感情的裂痕也越来越大。 虽然孟古青长得漂亮,也挺聪明,但在顺治眼里,她浑身都是缺点,什么“善妒”“奢靡”,反正就是各种看不顺眼。 时间到了1654年,顺治皇帝已经亲政两年了,羽翼渐丰,对多尔衮时代遗留下来的安排,也越来越不满。 他再也忍受不了这段没有感情的婚姻,铁了心要废黜孟古青的皇后之位,此事一出,朝廷上下顿时炸开了锅。 废后可不是小事,关系到国本,关系到皇室颜面,更关系到满蒙关系的大局。大臣们纷纷上书劝谏,搬出各种理由,力劝皇帝三思。 可是年轻气盛的顺治皇帝,那是出了名的“叛逆”,他认定的事,谁也拦不住,他给出的废后理由是“皇后无能”,但明眼人都知道,这不过是个借口罢了。 孝庄太后虽然心疼侄女,但看着儿子顺治为了这段婚姻,整天郁郁寡欢,甚至都快病倒了,最终也只能无奈地选择了妥协,默许了儿子的废后之举。 关于孟古青的最终结局,后人只能靠猜测,各种说法众说纷纭,更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在一些野史传闻中,还流传着一个更加让人唏嘘的版本。据说1654年孟古青被废黜后,黯然返回了蒙古科尔沁娘家,谁也没想到的是,此时的孟古青,竟然已经怀有身孕。 在娘家她默默地生下了一个男孩,这是正儿八经的龙子龙孙,顺治皇帝的血脉! 消息传到紫禁城,据说顺治皇帝得知前皇后竟然为自己生下了一个儿子,顿时五味杂陈,心中充满了懊悔。 毕竟血浓于水,这个孩子还是自己的嫡长子,顺治或许开始反思自己当初废后的冲动,或许也对这个未曾谋面的孩子充满了父爱。 于是顺治皇帝动了心思,想要把这个孩子接回宫中抚养,他派人前往科尔沁,向老丈人吴克善提出了这个请求。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吴克善面对前女婿的请求,竟然直接而坚决地拒绝了,这位蒙古亲王对于女儿在宫中遭受的委屈显然耿耿于怀。 他决意亲自抚养这个外孙,不让这个孩子再踏入那个冰冷的紫禁城,就这样关于孟古青和她的儿子的消息再一次消失。 至于这个龙子后来的命运如何,到底有没有真的在蒙古草原长大成人,史书上同样没有任何记载,一切都成了一个难解的谜团。 信源 《光明日报》 2013-12-12 顺治朝后宫的特征 新京报2019-12-13顺治皇帝最爱的董鄂妃到底是什么身世?
1654年,顺治不顾群臣反对,废了皇后孟古青。孟古青被废后,回了蒙古娘家,谁知她
任向前养护说
2025-02-17 14:12:28
0
阅读: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