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行动力差是因为完美主义和决策疲劳
精
我就是此例。
应试教育中,只要给我制定个任务,让我埋头苦干,这样我还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但是我的完美主义在学生时代已经初见端倪:我特别喜欢地毯式+从头式学习,复习的时候数学从集合定义开始学,英语从abandon重新背,刚开始学的时候一点细枝末节都不愿意忽略,后面来不及了又囫囵吞枣随便看看。
这个时候我发现有人用“重点式”学法:直接做历年试卷,然后不会的地方再重新学。我尝试过,但是那个感觉简直抓耳挠腮:我不能接受我还不会A,就去学了B,C,有种我漏了东西的感觉。
到了大学和社会,很多决策需要我去做:这意味着,我需要收集足够多的信息,再进行分析和决策。
光收集信息就足够打趴我了:因为在互联网上,收集信息可以说是没有尽头的。对普通人很简单的一步,对我来说是最难的一步。最简单的例子是我买一个吹风机都要看无数个测评和使用反馈,可能几个月都没下手买。
考研期间,我甚至抗拒看到“新消息”,这意味着我的决策可能也要随之更新,更怕的是,我一看到消息,就会去疯狂搜索其他消息扩充我的信息量,这一行为是伴随着强烈的焦虑和时间上的无尽头的。于是我破罐子破摔,在择校上反而进行了“偷懒式决策”:直接选母校,结果后果很严重。
大学到现在,我有非常多的副业的想法,但是想法太多,又瞻前顾后,从第一步就开始犹豫。假如我选了直播:题材是?打光用什么?要不要漏真人?
即使我犹豫着迈出了第一步,刚开始市场反馈并不好,我就会立马挫败停止:是不是要换方向和方法?
也就是说,在实践中,我始终不信任着我的决策,导致我在实施中也战战兢兢,犹豫着后退或者拐弯。
这种“准备充分了再出发”的想法一直让我深受其害,因为不完美才是现实生活的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