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三联生活周刊》报道了一些海外华人反向润的现象。 美国、英国、建安大等传统移民国家对于工作签证和永久居留政策调整,让留学生和移民难度增加。比如说小红书上不少网友提过硅谷巨头这边的签证下来难度增加了,甚至有一些公司的绿卡直接取消申请支持。有数据显示美国H1B签证的中签率也从曾经的30%下降到17.7%。这就意味着传统的「留学-工作签-移民」的路径受阻,不少留学生在完成学业后纷纷回国就业。 美国高通胀和美联储加戏,刺激了经济衰退预期增加了,就业市场更凉了。曾经热闹的硅谷就业市场现在已经180度转弯,而且科技巨头Meta、Google等公司裁员日常化,之前「留学进硅谷大厂」、「转码进硅谷大厂」,的路线难度更大了。 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的时候,就避不开阿美种族歧视问题,尤其是对于亚裔、华人的歧视,在硅谷各个公司里也是比比皆是。这也是为啥一些海外华人博主提到,大家付出的努力要比同peer、同事要多得多,获得的收益比他们少的原因,就是隐形的种族歧视一直存在。 大洋彼岸的各种变化,预支对比的国内也是各种变化。比如说多个城市(例如上海、深圳)对于留学生给出了院校够格就有落户资格的优待,租房、购房、创业直接给补贴。不少公务员和国企也对于留学生开放。而且国内的互联网、高科技、新能源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可以提供较高的薪酬,平均年薪26.57万[吃瓜群众] 另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就业这件事上,不再是通过兑换汇率看问题,而是从收入与购买力、职场氛围、行业发展机会、文化匹配以及生活便利度等多个角度去考虑自己的职业发展。例如前段时间一个网友在提到自己上海一个年薪40万的offer,纽约一个6万美刀年薪的offer,评论区几乎都是劝他回上海的。[泪奔] 很多年以前「润」被认为是阶级跃升的象征,随着大形势的变化,中美大对账和各种新闻的爆出,人们对「润」的观点逐渐趋于理性,相对于一个还用现金、公共交通欠发达、治安问题隐患、枪支和药物滥用的地方,即便有金矿,大家也要考虑是否有命赚钱,是否有命花钱。 另外很多人可能不解「拖家带口回国的海归,孩子教育怎么办?」一般这些年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寒暑假就回回国,一方面接受中文的语言环境,另一方面家长也会找一些对应的补课班来上上。阿美的公立学校教的东西想去好大学,肯定要自己努力,快乐教育到高中物理都是选修。而私立学校这边,阿美也卷[泪奔]所以全家回国,孩子也提前有个准备,大不了,回来降级,而且本身有华侨身份在一些重大考试中更优势[狗头] 这波反向润,其实是反映了全球化变局中的适应性调整。经济环境变化,我国自己内部产业崛起,共同推进了这个选择,也有一些人在长期观察两边情况,权衡利弊做出了符合自己利益发展的选择,灵活性和务实主义将成为新一代移民与回流群体的生存法则。
最近《三联生活周刊》报道了一些海外华人反向润的现象。 美国、英国、建安大等传统
钟繇的趣事
2025-02-17 12:04:54
0
阅读: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