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逛了一圈惠州淡水老城,虽然说是老城,,里面的房子保存得非常好,而且还是有非常多人住在里面房子。
作为广东人,看到老城的这些房子,亲切感倍增,里面很多房子,也是以前小时候在老家很普遍的房子。
只不过和这里相比,老家的很多老房子都被推到重建了。
逛的过程不断感叹,生活在这里颇有种「岁月静好」的感觉。但转念一下,如果让我生活在这里,还真不一定能习惯。
- 本身老城道路就很复杂,光是熟悉道路,就要花不少时间。
- 第二路窄,虽然我看也有不少汽车停在里面,但是一旦遇到会车,基本就得其中一台往后倒,非常麻烦
- 由于巷子比较窄,加上楼房都不高,大部分是 2-3层,普遍都比较阴潮
以此得出一个结论,老城看着虽好,但让我们觉得好的,或许就只剩下「情怀」了。
电动车发展的这些年,也有不少人在说「现阶段电动车的同质化很严重,都是大屏、彩电、大沙发。以前的车内连个仪表盘都能做出花来」。
但实际现在让你再去买一台以前的燃油车,你也并不一定会买,因为它的功能、实用性已经无法满足你的要求。
你现在还会买一台无法联网的车吗?我相信大部分的回答都是否定的。
就以车内大屏为例,前几年包括现在,市面上不是没有各种各样做出花的屏幕来,但最终用户的选择是什么?大横屏。
像什么竖屏、带鱼屏等等,从实用性角度,最终都不如大横屏,这是消费者用真金白银出来的,不是设计师或者产品经理、车企强行推出来的。
现在很多人说的电动车同质化严重的同时,也许多年以后,也有人怀念,那时候的电动车发展初期真好,连个屏幕都有各式各样的,百花争艳的时代真好。
(昨天没拍图,某书上找几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