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彭德怀接到了第9兵团司令宋时轮的电话,他额头上的青筋暴露,手差点捶碎了桌子,"

嬿娩花下眠 2025-02-15 18:06:56

当彭德怀接到了第9兵团司令宋时轮的电话,他额头上的青筋暴露,手差点捶碎了桌子,"老子布下天罗地网,你是怎么打的?" 1950年11月23日,志愿军总部的电话铃声突然响起。电话那头传来了第9兵团司令员宋时轮沉重的声音,请求推迟长津湖战役的进攻时间。 彭德怀听到这个消息时,面色铁青。西线的战事已经打响,韩先楚的39军正在敌后大杀四方,这个节骨眼上怎么能临阵推迟。 此时的第9兵团,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部队从南方的温暖地区紧急调往朝鲜,连东北的整训任务都还没有完成。 战士们身上的装备还是南方的单薄军装,脚下踩着的还是解放鞋。长津湖地区的气温已经降到了零下三十多度,这样的装备根本无法抵御严寒。 运输补给线更是雪上加霜,美军的飞机日夜不停地轰炸。物资运输车队寸步难行,战士们急需的棉衣、棉鞋都被卡在了半路上。 补给困难的情况下,战士们每人都要背负40公斤的作战物资。枪支弹药、手榴弹和口粮全都压在单薄的肩膀上。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第9兵团手中的地图竟然连长津湖都没有标注。朝鲜百姓早已撤离,找不到一个向导,部队只能在茫茫雪原中摸索前进。 东线战场的形势更是令人担忧。吴瑞林的42军只有三万人马,却要面对美军第10集团军整整十万大军。 美军第10集团军中还包括了他们引以为傲的王牌部队陆战一师。这支部队装备精良,火力凶猛,在二战中就以战斗力强悍著称。 如果42军在东线战场被击溃,彭德怀指挥的西线部队就会陷入被包围的危险。宋时轮和他的第9兵团肩负着保护东线战场的重任。 志愿军战士们冒着刺骨寒风,踏着厚厚的积雪前进。不少战士因为体力透支,开始大口吐血。 宋时轮提出推迟进攻的请求,不仅是为了让战士们休整。这48小时的时间,更是为了能够接收到更多的战备物资。 在西线战场,彭德怀指挥的部队已经取得了显著战果。五个军的志愿军战士正在对美军第八集团军展开猛烈进攻,战势一片大好。 面对宋时轮的请求,彭德怀仔细权衡了当前的战场形势。美军第十集团军的装备精良,火力强大,如果战士们疲惫不堪地投入战斗,很可能会造成更大的伤亡。 这个决定对彭德怀来说并不轻松。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推迟进攻意味着可能会失去战机。 但是在这个关键时刻,彭德怀选择了相信宋时轮的判断。他同意了这个看似冒险的请求,批准第9兵团推迟48小时发起进攻。 与此同时,美军司令麦克阿瑟正在向长津湖方向挺进。这位在二战中赫赫有名的将领,对中国军队存在严重的轻视。 尽管情报部门多次警告长津湖地区可能有大批志愿军埋伏,麦克阿瑟依然我行我素。他认为中国军队不过是在虚张声势。 麦克阿瑟甚至放任各部队自由活动,没有做好协同作战的准备。这种指挥上的傲慢,为美军日后的溃败埋下了伏笔。 在麦克阿瑟看来,中国军队装备落后,战斗力不堪一击。他坚信自己能在圣诞节前结束这场战争,让所有美军将士都能回家过节。 这48小时里,志愿军战士们在严寒中等待着。有的战士趁机缝补被冻得僵硬的军装,有的战士轮流站岗放哨。 运输部队也在这段时间里,冒着被敌机轰炸的危险,为前线运送了一批急需的御寒物资。虽然数量有限,但也让战士们的处境有所改善。 麦克阿瑟的轻敌,给了志愿军喘息的机会。美军放松警惕,认为长津湖地区并无大股中国军队。 这正中彭德怀和宋时轮的下怀。推迟48小时不仅让战士们得到了休整,还让美军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更大的包围圈。 美军陆战一师和第七师继续向长津湖推进,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正在临近。他们正在为自己修筑防御工事,准备在这里过一个"平安的圣诞节"。 1950年11月25日傍晚,长津湖地区的战斗全面打响。推迟48小时后的进攻,恰好避开了与美军的正面阵地战。 美军此时正在撤离他们修筑的防御工事,这给了志愿军最好的进攻时机。第9兵团采用了"分割包围,各个歼灭"的战术,将美军切断成五个孤立的部分。 这种战术正是解放战争时期经过实战检验的成功经验。美军被分散包围在新兴里、柳潭里、下碣隅里、古土里和真兴里等地区。 战斗异常惨烈,志愿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27军81师减员三分之一,79师更是损失了一半的兵力。 但志愿军的顽强作战,也让美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新兴里地区,美军第7师31团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志愿军首先集中优势兵力,对这支被称为"北极熊团"的美军部队发起进攻。当美军最高指挥官豪斯准将弃部逃离后,整个31团陷入混乱。 没有指挥官的美军士兵,在慌乱中四处逃窜。大批美军士兵在撤退时落入冰冷的长津湖,葬身湖底。 这场战斗中,志愿军战士们展现出了惊人的意志力。他们不仅要与装备精良的美军作战,还要与零下30多度的严寒搏斗。

0 阅读:1804

评论列表

用户61xxx98

用户61xxx98

6
2025-02-19 21:22

美10军不是集团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