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美国的女大学生,结婚不要车不要房,但大概率要一个能帮着还贷款的老公!

住顶楼小邹 2025-02-15 15:17:33

万万没想到,美国的女大学生,结婚不要车不要房,但大概率要一个能帮着还贷款的老公!以前看美剧,地板坏了都没钱修,当时还觉得夸张,现在想想,美国普通人的生活,也许就是这么残酷…… 但是,也有人说了,背着几十年房贷的中国普通人,日子就好过了吗?   在美国,高等教育常常与高昂的学费和巨额的学生贷款挂钩。与中国高等教育的“必需品”定位不同,美国的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更像是一门生意,而且是利润丰厚的大生意。   一位法学院的毕业生,至今仍背负着45万美元的债务,这让她对中美两国教育成本的巨大差异感到愤怒和不解。在中国,同样的专业,每年的学费折合美元可能还不到800。   美国大学的学费普遍高昂,平均每年可达3万美元,名校甚至超过4万美元。许多美国家庭难以负担这笔开销,学生不得不依靠贷款完成学业。   即便是参加学校运动队,有时也是为了争取奖学金,以减轻经济压力。   对于普通美国人而言,高等教育的高昂成本成为了巨大的负担。他们不仅要承担自己的学贷,组建家庭后,往往还要面临帮助伴侣偿还学贷的压力。   而美国学贷的还款方式,更像是一种“利滚利”的游戏,即便收入微薄,利息的计算也从未停止。   即便像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也用了21年才还清他的学生贷款。   而他推出的“奥巴马学生贷款宽恕计划”,一定程度的降低了每月的还款金额,让还贷人看到一丝曙光,实则进一步加剧了学生贷款的问题。   更有美国航天员,在40岁左右时仍在为偿还学生贷款而奋斗,个中辛酸与无奈让人难以想象。   许多美国人,在看似轻松的日常背后,隐藏着无尽的压力。他们努力工作,按时还贷,却发现本金不减反增。   再看看那些光鲜亮丽的职业背后,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辛酸。律师、医生、工程师……这些在传统观念中令人羡慕的职业,在美国,往往也与巨额的学生贷款挂钩。   他们或许拿着高薪,但每个月还款之后,所剩无几,生活质量甚至还不如一些普通蓝领工人。这种反差,着实令人唏嘘。   问题的根源,或许在于美国将高等教育视为一种产业,而非公共服务。大学为了追求利润,不断提高学费,而政府在这方面的投入却相对有限。   最终,所有的负担都转嫁到了学生和家庭身上。这就像一个恶性循环,让越来越多的人陷入困境,也让整个社会阶层固化问题日益严重。   当然,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问题,美国有美国的困境,中国也有中国的挑战。   就像中国的房贷,也压垮了年轻人。   外国的月亮或许并不圆,而中国的风土也需要被看见。你觉得呢?   (来源:抖音网络资料整理、内含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0 阅读:69
住顶楼小邹

住顶楼小邹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