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8世纪中国瓷器与日本、德国的市场竞争

温纶说过去 2025-02-15 15:14:14
文禄·庆长之役(万历朝鲜战争)后,被俘虏的朝鲜陶工李参平等人来到日本,在有田发现了瓷石矿,烧造出了可以媲美景德镇瓷的伊万里瓷器。由于明末清初的中国国内动乱,中国出口的外销瓷来源几乎断绝。 于是,急需购买景德镇瓷器的欧洲人便开始向日本求购,伊万里窑大量模仿景德镇瓷器的造型、纹样,生产出景德镇瓷的替代品投放欧洲市场。l7世纪末至l8世纪初,伊万里瓷器在欧洲风靡一时。 为了与伊万里瓷竞争,结束了战争已经进入清朝的景德镇对仿景外销的伊万里瓷器进行再模仿,生产出了更加质优且价格相对价廉的仿伊万里瓷打进欧洲市场,严重影响了日本瓷器对欧洲的出口。 从工艺角度来看,伊万里瓷采用相对落后的朝鲜技术烧制,不但成本高,废品率也较高。因此到了l8世纪中叶,日本有田瓷业处境艰难,来自中国的景德镇瓷器以其质优价低在欧洲市场取得了竞争的胜利。 1710年,德国迈斯森作坊烧制出仿景德镇瓷器,其在造型、纹样方面都略胜一筹,因此在欧洲受到广泛欢迎。此时的景德镇作坊又瞄准仿景的迈斯森硬质瓷进行仿制,对迈斯森瓷器造成严重冲击,使其售价下跌,发展受限。 值得一提的是,景德镇与迈斯森至今仍是中国与欧洲最重要的瓷器生产地,东西方两大品牌的竞争依然在继续。

0 阅读:2
温纶说过去

温纶说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