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现在再多说几句封神吧,还是那句,我喜欢,想看3。封神2的叙事核心依旧是“人”的

芝兰看娱乐 2025-02-15 13:18:54

趁现在再多说几句封神吧,还是那句,我喜欢,想看3。

封神2的叙事核心依旧是“人”的力量——姬发从盲忠的质子到西岐之主的蜕变。只有观众知道他是天下共主,元始天尊不知道,天下百姓不知道,姬发自己也不知道,他还在殷郊回来的时候开心迎接“天下共主”。姬发虽仁勇但在他过去的生活经验中一直是追随者的心态,如果作为一个领导者他是不知道的,那么开场他和姜子牙那段对话就尤为重要,这是他重新定位自己的身份和处境的开始,所以当他重回西岐看到西岐百姓正在备战的那一刻,他知道了自己的使命是什么。西岐数百年未有战乱,但保家卫国,百姓不惧战,西岐少主何惧。

而要成为天下共主,首先你先需要是仁君。姬发作为人的成长,也是“仁”的成长。“仁者爱人”的价值观嵌入刀光剑影之中,以血肉之躯对抗法力与权谋,最终呈现的胜负不取决于神仙妖魔的法力,而是取决于人间英雄是否具备守护苍生的胸怀。

在第一部里,姬发的觉醒始于对殷寿暴政的认知,他曾是愚忠的质子,在目睹殷寿与狐妖勾结滥杀无辜后,以染血的双手撕裂对权力的盲目崇拜,完成了初次觉醒。而在第二部中,父亲的离世与西岐百姓的期望,迫使他成长,当他披上粗麻战甲,站在西岐城头,面对的不仅是殷商大军的铁骑,更是自我身份认同的终极拷问:一个曾被权力异化的质子,如何成为百姓心中的“仁主”?

西岐城的设定本身便是对“仁政”的隐喻。与朝歌金碧辉煌的宫殿不同,西岐的屋舍依地势错落,麦田与民居相融,凤鸟图腾取代饕餮纹饰,保留着的农耕文明特质。

我倒是觉得影片削弱神仙对决的篇幅,转而将制胜关键落在姬发独自前往十决阵对抗闻仲的桥段上,强化了他成为天下共主之前必经一场重大考验的意义。

邓婵玉从为家族而战,转变到为民而战;雷震子一心一意,始终用身躯护姬发周全;重生的殷郊,在狂暴法相下依然涌动着对亲情的执念。这些角色共同构成一幅“人的群像”,他们不是符号,而是在战火中或挣扎或觉醒或的鲜活生命。最喜欢的一句台词是西岐篝火晚会上,大娘对姜子牙说的那句“老百姓开心才是天下大事”,这句看似朴素的台词,恰是对“仁者天下”最好的诠释——让神话落地,让英雄回归人间。

《封神三部曲》试图将古典神话转化为现代精神寓言。姬发的“成长史”没有止步于斩杀恶龙,而是走向更艰难的命题:如何在废墟上重建理想国,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场保卫战,更是对“仁政”的叩问——能承载天下共主之名的,从不是法力无边的神,而是一颗懂得“爱人”的仁爱之心。我想,第三部姬发会给我们答案。

0 阅读:0
芝兰看娱乐

芝兰看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