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为什么不拒绝儿女啃老,不给自己存一些养老的钱,看到这样的一句话,让不寒而栗。这是站着说话不腰酸,说出脱离现实的话。 农村上过着守着一亩三分地,很多家庭在贫困线上的挣扎,从改革开放春风吹到祖国的大江南北,农村人背井离乡到城市里找工作,叫做农民工,目的改变自己命运,可是到这一代代农民老的时候,仍然抬不起头,直不起腰,为养老问题而发愁。 很多农民工过去离开的乡村,到了六,七十岁又回到老家,而在城市里没有他们立足之地,也许他们的后代住在城发达城市里,一家人过着现代人的生活的,而他们只能返回到自己的老巢。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最主还是三个方面,保障没有跟上,他们没有退休金,他们没有房子,有可能他们的儿女房子,是靠他们资助而买的,但那是给儿子买了,父母只有买的权力,没有住的权力,三是他们城里没有价值,回到农村还多多少少有点价值。 不了解民间疾苦的人,可能会说,农民工就是小农意识,为什么不在年轻时候规划自己养老,给自己的存一点养老的钱,否则也不会到年老时,还要到处找活干,还要为自己生活费发愁。 其实他们哪里知道农民工苦,打工时干着最苦最累的活,没有星期天,没有休息时间,只要身体能扛得住,每天起早贪黑劳动挣钱,可挣来的钱几乎都要花在儿子身上,儿女读书的钱,儿子成家立业时,买房子的钱,几乎无例外地要靠父母的资助,否则他们儿女又怎么能在城市里立足。 可去人们经常说啃老,而近几年这个词似乎被人们淡忘了,说句公正的话,又有多少年轻不是踩父母肩膀上而跻身于大城市里生活,如果年轻单靠自己能力改变命运,不是没有,而是凤毛麟角,一万人之中难得有一个,而大多数人,要背景没有背景,要资源没有资源,只能靠读书,读书跨越阶层内圈已经都圈不动了,结论是大多数人,只能生活在社会底层。 摸良心的问,又有多少底层的年轻人?,他们想在城市混下去,有立足之地,不是靠父母血汗钱换来的,不是农民工不懂得规划养老,而是他们只能顾眼前,即使倾其所有仍然是杯水车薪。 人们说拒绝啃老,如何拒绝,难道像西方父母,把孩子养大,剩下事靠孩子自己解决,可我们炎黄子孙,所受的文化教育中国的,普天下的父母宁愿自己日子过苦一点,也要让儿女成家立业。虽然如此,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变化,人们的生活要求在不断攀升,社会发展中出现很新型的穷人,现在穷人已经再也不是吃不饱穿不暖,孩子上不上不起学,而是在城里买不起房子,儿子结不起婚。 我认为随着社会发展,啃老的情况将是愈演愈烈,人口减少,造成断代的情况越来越恶劣,而且有可能无法逆转,并非危言耸听,而是社会大环境的演变的结果。
农民工为什么不拒绝儿女啃老,不给自己存一些养老的钱,看到这样的一句话,让不寒而栗
亚成玩转生活
2025-02-14 14:51:03
0
阅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