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改变″家访″不禁让人想到了鞋子产生的故事 家访,是以前学校

用户良兄 2025-02-13 18:09:25

今天的改变″家访″不禁让人想到了鞋子产生的故事 家访,是以前学校老师的一种工作方法,尤其在偏远贫穷落后的农村更常见。老师通过家访,往往发现学生家里不为人知的困难情况,从而拯救了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甚至改变了这样的学生的命运。 优秀共产党员张桂梅不就是这样的一个老师! 可以说,做家访的老师,重视家访的老师,绝大多数甚至百分之百,都是很有责任心的老师!他们时刻关注学生的情况,而通过家访去了解在学校难以了解到的学生的真实情况,从而有的放矢地去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可今天,有人说,家访变得有些不合时宜了! 家长说,老师家访不便接待,恐泄露家庭隐私,等等。 老师说,去做家访让我紧张、尴尬,让效果大打折扣!我不会家访,不想去做家访! 于是,有人便说,既然如此,改呗!何必这样地做家访!″家访″可以改在咖啡厅里进行,家长在咖啡厅里接待老师″家访″。看来,这″家访″的叫法得与时俱进,改成″厅访″之类的了!不知在咖啡厅里的″家访″是个什么味道?有人便说了,咖啡味呗!这还用说吗? 现在有的女子结婚后,不会做饭,不愿做饭!搁在以前,那还不得火急火燎地去学!可现在,我不会做饭,我光荣!我骄傲!我学个甚!我一个人在家天天点外卖!老公回来,让他做饭去! 以前有老师不会做家访,便有人传授经验,不会的也抓紧变得会起来!现在,我不会,我紧张,我尴尬,我也不学,不想学,而是想改变这种家访!于是,便有人把所访的学生的″家″改成公共场所、营业性的这″厅″那″厅″。 这不由使人想到了鞋子产生的故事!传说很久以前的一个国王,他出行要在坎坷的路上铺牛皮,让路好走!有人于是便进言说,与其改变路这个环境,不如改变自身,将脚用牛皮包起来,能达到同样的效果,而且省时省力省钱,于是就产生了鞋! 鞋的产生同时带来了″自我改变″这一理念!可现在则是,我不改变,要改就改变对方!我不适应家访,就改变家访! ″迁就″的确是一种思路,但过分的迁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大家不妨拭目以待,等另一只靴子的最终落地!(图:来自网络) 王良炬 2025年2月13日 北京

0 阅读:0
用户良兄

用户良兄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