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芯片之战,美国花了整整四年的时间才发现自己上当了,所以又慌忙调兵回防,但可惜已经太晚了。在这四年中,中国采用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这种战法,让美国吃了个大亏,并且为中美芯片之战奠定了胜局。
拜登在任期间,美国一直打压中国的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尤其在高端芯片上,美国竟然要求荷兰不准向中国出售高端的光刻机。
但让拜登没想到的是,我们并没有被美国牵着鼻子走,而是将资源全都集中在中低端芯片的发展上。
这么做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原本就没有实力生产高端的芯片,但我们却可以从中低端芯片入手,先将打破国外对中国中低端芯片的封锁,之后再一步一步攻克高端芯片。
而事实证明,中国做出了一个正确的决策,在去年9月份,我们已经能够制造出28nm的光刻机了,而且价格还远远低于荷兰的阿斯麦尔。
有些人可能不以为意,认为美国现在都已经开始攻克3nm的光刻机了,中国这个时候推出28nm的光刻机还有什么意义?
其实对于很多国家来说,根本用不到那些高端的光刻机,而且我们生产的光刻机有绝对的价格优势,这意味着我们完全可以从荷兰、美国手中抢走中低端的市场。
美国意识到自身策略的失误后,开始将目光转向中低端芯片领域,试图通过限制DUV光刻机的出口来遏制中国芯片产业的整体发展。
可此时中国已经在中低端芯片领域建立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美国的这一举动虽然会给中国芯片产业带来一定的困境,但已经难以阻止中国芯片产业的持续发展。
如今,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形势一片大好,相信用不了多久,我们也能拥有属于自己的高端光刻机。
董叶和董根
价格是阿斯麦的30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