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一家人出去吃饭,老大钟情于雪花牛排,老二独爱清蒸桂鱼,两道菜,成为俩兄弟的独享菜。
跟父亲说,还是在城里轻松,不用考虑买菜、做饭,洗碗和安排明天的饭。
过年回老家,爸妈很开心,他们可以见到自己的老亲戚和老伙计,拉自己熟悉的家常,我反而更适应城里的生活了,无关优劣,习惯使然。
父亲年轻的时候也是喜欢喝酒的,现在基本不喝了,用他的话说,每天带着孙子其乐融融,得养生了。
一个人喝了瓶黄酒,热乎的,晕晕的,暖暖的。
父亲说,他当年来上海打工的时候也喜欢喝黄酒,那个时候是袋装的,两毛钱一袋,喝着刚刚好。
我说,你那个时候出来条件多差,现在也终于好起来了。2000年的上海工地,我记得最早的时候父亲一天的工资是30块钱。工棚里喝酒和饭店里,还是不一样的。
父亲笑笑,没说什么。
16年研究生毕业,至今已经是第九个年头了,日子过得真快,我写过很多我成长的故事,过程中有酸甜苦涩,至今回想,我坚信一句话,天助自助者。
过年回家,下一辈的孩子也都逐渐成年了,表姐的女儿,高三了,她很喜欢跟我聊天,我其实教不了她什么具体的事儿,但可以跟她聊我的经历和认知。
我自己当年,最缺的其实不是天赋或者努力,其实是认知和眼界。你能看到的,你才有可能真的去追求。
人一辈子,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老大5岁了,老二明天两周岁生日,巧的是,两兄弟都是正月的生日,我们还是习惯用农历计算生日的。
午夜梦回我总觉得自己才二十来岁,只有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才真的意识到,自己的青春,似乎真的在逐步远去了。
聊到孩子的未来,我的观念挺简单的,做一个诚实正直的人,我们可以不在意自己的看法,但午夜梦回的时候,正视自己的内心,自己认为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很重要。
微博上吵架挺多的,但有一件事儿,别人如何是别人的事儿,坚持自己应该坚持的,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嘴上说什么,键盘敲什么不重要,你的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感知重要,这个不需要说出来,自己的事儿,自己懂。
日子,是靠自己努力出来的,不是求出来的,踏踏实实的,比什么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