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直接说了:要是中国只卖玩具、纺织品就好了,最多卖点手机电脑也行! 当地时间

观史之策 2025-02-12 19:34:12

德媒直接说了:要是中国只卖玩具、纺织品就好了,最多卖点手机电脑也行! 当地时间11号,《商业内幕》德国版发文分析了特朗普近期的一系列政策。如同样是关税大棒,使用对象不同目的也不同。比如,对墨西哥和加拿大使用,是为了兑现选举时加强边境管理的承诺;对欧盟使用,是为了获取利益;对中国使用,则是为了抑制其发展。 然而,在说到遏制中国发展时,《商业内幕》引用德意志银行的分析报告指出,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在全球生产的份额已经从95年的不足5%提高到32%。这份数据表明,中国已经拥有了成为新型超级大国的实力,特朗普遏制中国的发展的目的注定要失败。 单看这一段描写,还以为美国停发“狗粮”后,西方媒体开始揭美国的老底了。但接下来,《商业内幕》却又说道: “如果中国在全球生产的主导地位,仅限于玩具、纺织品,或者是电脑和手机就好了,这样就不会引起(西方国家)的担忧”。《商业内幕》在文中指出,中国的高速发展以及在高端制造业上的规模,正引起西方国家的担忧。 有一说一,过去30年来,中国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1995年,在全球总生产份额中,美国占比23.6%,日本12.6%,德国8.4%,中国4.9%,意大利4.7%。但是到了2023年,中国占比31.8%,美国15%,日本6.6%,德国4.6%。印度排名飙升,从当初的“不入流”,现以3.2%位居世界第五。 从数据上看,30年过去了,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的生产占比都在下降,而中国和印度则在上升。对于上升的国家,《商业内幕》称他们是赢家,反之是输家。但是,相较于中国32%的占比来说,德媒认为下面这3个例子,比占比数据更值得关注。 第一个例子是全球有一半以上的工业机器人都在中国。在这里,文中特意提到了今年春晚上的人形机器人、机器狗的节目,称他们的出现体现了中国在机器人领域的强大实力。 第二个例子是中国在船舶制造业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占出口市场份额的80%,造船能力更是美国的200多倍。 第三个例子是5G基站的数量,中国的装载量是400多万,美国的只有10万个。 其实,《商业内幕》之所以提这3个例子,无外乎是想说中国已经在向高端制造业领域稳步前进,进而作证开头说的那句话:如果中国只卖点玩具、袜子、贸易就好了,最多是卖点电脑、手机,这样也就不会引起西方国家的担忧。 总而言之,从德媒的这篇文章来看,我们要始终牢记一个道理:我们必须强大,西方国家根本不会给我们讲道理。

0 阅读:1
观史之策

观史之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