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南一女子救助一摔倒老人,不仅将老人送至医院,还垫付了1000元的医

如梦菲记 2025-02-12 17:23:21

2023年,湖南一女子救助一摔倒老人,不仅将老人送至医院,还垫付了1000元的医药费,事后,老人及其子女都声称是女子撞的,为此还向女子索要赔偿,女子走投无路将其告上法院,法院的判决让人拍手叫好!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23年的秋日,湖南大学生小圆在一次购物归来的路上,偶然目睹一位老人跌倒在地,此时周围的行人和车辆都对此情此景视而不见,独留老人一人在原地痛苦地呻吟。   善良的小圆见状,连忙跑上前去将老人扶起,然而老人已无法站立,情况看起来不容乐观,小圆意识到事态严重,赶忙拨打了120急救电话。   在等待救护车的同时,小圆试图联系老人的家属,但由于事发突然,家属一时难以赶到现场,为了不耽误老人的治疗,小圆主动请缨陪同老人前往医院。   到达医院后,考虑到老人家属还未到达,小圆又为老人垫付了1000元的医药费,这笔钱虽然不多,但对于还是学生的小圆来说,已经是一个月的生活费了。   小圆本以为,等老人家属赶到医院后,自己垫付的费用就能拿回来,谁知等来的却是一场噩梦。   直到老人家属姗姗来迟,小圆才松了一口气,准备跟他们解释情况,哪知老人的儿女一见面就对小圆破口大骂,指责她撞倒了他们的父亲。   面对这样的指控,小圆简直难以置信,在场的老人却也附和儿女的说法,矢口否认是自己不慎摔倒,反倒将矛头对准了小圆。   老人的儿女言辞愈发激烈,他们扬言要让小圆赔偿此次的全部医药费,以及所谓的"精神损失费",而老人的指认,在儿女们看来无疑是一种默许。   面对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小圆顿时陷入了茫然无助的境地,千算万算,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一片善意,竟换来如此恶意的诬陷。   眼看事态愈演愈烈,小圆心中的委屈和不安达到了顶点,在走投无路之际,她想到了报警。   当警察赶到医院时,老人的儿子仍在歇斯底里地指责小圆,甚至还有动手的趋势,所幸,执法者的到来让局势稍有缓和。   警方随即开始调查取证,发现事发路口虽然没有监控,但一家小店的门口摄像头清晰地拍下了事发经过。   监控画面显示,老人确实是自己不慎摔倒,而小圆只是事后赶到现场施以援手,这一客观证据,无疑为小圆洗脱了所有罪名。   但让人震惊的是,面对铁证如山,老人一家非但不愿道歉认错,反而变本加厉地对小圆进行诋毁和讹诈。   万般无奈之下,小圆只得诉诸法律,在法庭上,老人一家仍旧不依不饶,坚称小圆应为此事负全责。   而小圆一方,凭借着事发监控和救助过程的证人证言,逐一击破了对方的谬论,法官在庭审中明察秋毫,洞悉案件真相。   法官认定老人及其家属存在欺诈行为,并严厉谴责了他们的卑劣作为。   最终,法院作出判决:老人因年事已高,免于刑事处罚,但其子女须向小圆赔偿6万元的精神损失费,并处以14天的行政拘留。   这一判决结果,不仅为小圆赢得了迟来的公道,也向社会释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法治之下,任何欺诈和讹诈行为都逃不过正义的制裁。   小圆的遭遇,绝非个案,在"老人跌倒该不该扶"的话题久久未决的当下,类似的事件屡见不鲜。   不少原本心存善意的人,在面对潜在的讹诈风险时,难免裹足不前,然而,当善良迟疑甚至退缩时,我们的社会又将走向何方。   这起案件的意义,不仅在于还原一个真相,更在于唤起人们对善意和正义的信心,它昭示着法治的力量,让善良不再畏首畏尾,让真相不再面目模糊。   同时它也给司法工作敲响了警钟:在"疑罪从无"的大原则下,如何确保弱势者的利益不受损害,如何避免"举证责任倒置"成为不公正判决的温床,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善意,从来都不该成为被轻易利用的筹码,真正的善意,应当以法治为盾,以正义为矛。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营造一个诚信、友爱、充满温情的社会环境,让我们携手前行,用善良的初心和法治的力量,共同守望这个世界的美好。   信息来源:南昌晚报——11月27日(发布时间)中国首例讹人老人被判刑,扶人女大学生获赔6.8万。

0 阅读:0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