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保研究院院长助理蒋昌松发长文揭露《有关原研药和仿制药价格的四个真相》。希望每个中国人都读读,看看到底谁在为你好,看看为什么不用那些原研药。
一、原创药品价格高到普通家庭难以承受
原研药:每支4ml:0.1g的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在东北亚地区的单价分别为:
中国17918元,
日本10528元,
韩国11254元,
台湾地区10952元,
中国大陆人均收入最低,但进口企业定价最高。(为什么这么高?媒体、专家心里没点逼数吗?)
按自费估算年费用30万元左右。
替代药:国产PD-1/L1进行替代,如百济替雷利珠单抗、信达信迪利单抗、恒瑞卡瑞利珠单抗、君实特瑞普利单抗等,或者经济条件不够好的中国患者可以向帕博利珠单抗进口企业请求申请实施患者援助赠药计划,自费8支达到14万元后,可另免费注射30次60支,对于癌症患者几乎等于终生免费。
二、原研药在中国的定价远高于发达地区
知名跨国企业仍然可通过品牌优势,利用患者的高度信任和长年的医生教育,让过专利期的原研药在国内享受世界上独有的高定价,并获取超额利润。以阿托伐他汀钙片(立普妥)为例,中国大陆10mg单片3.23元;台湾地区10mg单片1.70元;德国10mg单片1.06元;加拿大10mg单片1.02元;土耳其10mg单片0.97元;比利时10mg单片0.64元。跨国企业在中国定价远高于发达国家和地区,而我国部分患者和医生仍对高价原研药趋之若鹜。虽然难以理解,但可见进口企业在国内大获成功且品牌早已深入人心。
(为什么?大批专家和媒体的反响安慰剂效应,有意无意的告诉患者,国产药不行,国产药不行。中国大陆售价,甚至是发达国家售价的四五倍,为什么?原研药厂家对独爱中国人?为什么在中国溢价四五倍,专家们心里没点逼数吗?)
三、仿制药价格只有原研药的十分之一非常正常
药价虚高到离谱时,普通患者对药企甚至医生恨得牙痒;集采降价后,又可能对低价仿制药的质量有些信心不足;可能的原因之一是不够了解国际上仿制药和原研药价差所致。
参考美国Association for Accessible Medicines在2023年发布的《The U.S. Generic & Biosimilar Medicines Savings Report》报告,可以看到,竞争充分的药品,仿制药价格很多都比原研药价格低90%以上,几美分的仿制药产品在美国比比皆是。
四、低价仿制药上市后会导致高价原研药份额迅速萎缩(详情看文章截图)
举个简单的不恰当的但又很容易看懂的例子,Deepseek导致高价“原研AI”份额迅速萎缩。为啥?尼玛,便宜,好用!
看完文章,你再去问问媒体和专家们,为什么原研药在中国要溢价四五倍?为什么人均收入最低的中国,定价却是最高的?问问它们心里有没有一点逼数?这尼玛,喝了多少年中国老百姓的血,国家出手了,医保集采了,你们出局了,再也没有高额回扣可拿,没有漂亮药代围着你转了。还想反攻大陆?要点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