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有“芯片天才”之称的陈进携天价科研资金潜逃美国,此后13年,中国芯片行业被迫步入寒冬。多年过去,这个罪魁祸首现状如何? 刚步入二十一世纪,中国的科技产业正处于急需突破的蓬勃发展时期。而芯片作为现代科技的核心,更是科研领域极其重要的一个板块。 2003年,我国自主研发的高性能芯片“汉芯一号”问世。这个芯片采用了国际先进的半导体工艺设计,250万个晶体管集成在只有手指甲一般大小的集成块上,32位运算内核,能够在1秒内进行2亿次运算。 这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而“汉芯一号”也成为了我国芯片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意味着中国芯片技术终于迈向国际前沿。 然而仅仅过了三年,这样一项曾经震惊世界的科研成果,却被曝光出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而罪魁祸首便是“汉芯”项目的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陈进。 陈进1968年出生,大学毕业后,便远赴美国攻读博士学位。经过六年的学习,他获得了美国德州大学的博士学位,之后他便先后就职于IBM、摩托罗拉等著名科技公司工作,主要担任高级工程师以及芯片设计经理。 在国外工作了三年,陈进便决定回到国内,他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工作,还组建了上海交大芯片与系统研究中心。 当时的中国正在大力扶持集成电路产业,而陈进就是在这时开始了“汉芯一号”的项目,成为总设计师。经过两年的“研发”,“汉芯一号”问世。 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研发出国际先进水准的芯片,可想而知这个消息在当时受到了多大的瞩目。 发布会上,科研专家、各界媒体都齐聚一堂,见证了这一伟大的时刻。他们听着陈进在台上意气风发的介绍着“汉芯一号”的卓越性能,称其是一款高端的DSP芯片,各项指标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一时之间陈进成为了当时国内顶尖的科研人才,他是创造了历史的人。之后他还出任了上海交大微电子学院院长,信息安全芯片研究所所长,并且还是上海汉芯科技有限公司的总裁。 之后陈进的多个项目获得了注入“863”计划信息领域专项、上海集成电路设计创新项目PDC计划等各种重点支持。 作为芯片研发项目的领军人物,陈进问鼎中科院院士是迟早的事情,然而2006年的时候,在清华大学的BBS上却有个神秘人发布了一篇名为《汉芯黑幕》的帖子。 这篇帖子里撕开了陈进所有面具,直指汉芯就是一场骗局。 陈进的专业方向主要是集成电路的检测而非设计,而另外两个主要研发人员一个是他德州大学的同学,另一个是摩托罗拉的同事,剩下的都是交大的硕士和博士生。 这样的团队要做这样突破性的研发犹如天方夜谭,他本人也是不具备这样的实力的。但是陈进为了名利,竟然找到了在美国的弟弟,购买了一批摩托罗拉DSP56800芯片,随后将这些芯片进行打磨,抹去了原有 的标识,然后刻上了自己的“汉芯”标志。 就这样,这些摩托罗拉的芯片就变成了陈进自主研发的成果。 凭借这个“贴牌舶来品”的芯片,陈进在科研界混的风生水起,骗取国家科研资金。 各级政府当时都对这个项目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投入了很多资金,众多科研项目经费像流水一般涌向了“汉芯”项目,累计金额高达上亿元。 而陈进和他的团队在这些资金的滋养下,继续编造谎言,规模越来越大。许多高校和科研机构都试图和他合作,并提供了高昂的研究经费。 这个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而经过调查之后,陈进偷梁换柱的行为也被坐实,他被革去了所有的职务。 随后陈进便带着大部分的科研资金逃往了美国。 时至今日,陈进依旧在异国他乡过着逍遥法外的生活,他名下控股的芯片公司仍然正常运营。 然而他的欺骗却使得中国芯片研发事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大量的资金、人才等宝贵资源都被白白浪费,使中国的芯片行业长期处在停滞状态。 同时这件事给中国科研界的声誉也带来了极大的损害,是一个耻辱的标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陈进
2006年,有“芯片天才”之称的陈进携天价科研资金潜逃美国,此后13年,中国芯片
哄动这史记
2025-02-12 09:53:56
0
阅读: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