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啊,真不能瞎折腾。我一亲戚的孩子,去年大学毕业,找了个月薪4000多的工作。亲

明天会更好吧 2025-02-11 20:17:20

人啊,真不能瞎折腾。我一亲戚的孩子,去年大学毕业,找了个月薪4000多的工作。亲戚嫌挣钱少,不让孩子干,非逼着孩子换工作不可。今年年初,他让孩子辞职去应聘一家据说工资7700多的工作,孩子去了后,面试不合格,没聘上。他又让孩子考公务员,也没考上。现在孩子找了工资高的几家单位都没找到工作。 这事儿亲戚朋友们一聊起来就啧啧啧地摇头,都说现在这世道,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情。有人说:“这父母真够呛,给孩子规划的人生太草率了,不是每个人的路子都一样。”还得有人说:“是啊,如果当初不辞职,现在也许已经稳定了,说不定还能涨工资呢。” 可不是吗,有些问题不是单纯的工资数字就能衡量的。说穿了,孩子需要的是个发展的平台,而不是所谓的高薪虚荣。有句老话说得好:“骑驴找马”,一步步来,总能找到合适的。这忽然一辞职,再想找回去就难了。 但有些人可能不这么看,他们觉得:“机会是不等人的,得抓住每一个机会。”可真抓得住吗?有时候可能抓得太紧,反而把机会捏碎了。 我在网上也看见有种声音:“这孩子也是的,怎么一点主见都没有,爸妈说啥就是啥。”不过年轻人刚入社会,迷茫本来就是常态,有的逆来顺受也是可以理解的。 说来说去,问题的关键可能在于,这亲戚对孩子未来的期望太高了。人嘛,总是希望自己的子女出人头地,可是,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怎么就能帮助孩子成功呢?我记得有个网友评论说:“现在的父母都太焦虑了,好像不给孩子施加压力,孩子就没出息一样。” 其实每个人的成长道路都不同,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硬逼着进步。有的孩子需要的是支持和鼓励,找到自己的兴趣和激情所在,然后才能发挥潜力。这不仅仅是对父母说的,也是对社会说的。 说到底,父母的好意我们都能理解,但最终,每个人的路还得自己走。就像那个亲戚的孩子,他可能更需要一个安静的角落,去思考自己的未来,而不是被人推来推去。在选择职业的道路上,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往往比听从别人的声音更重要。 “就业市场这么挤,没个十年八年熬不出头。”这是另一个网友的观点,也挺现实。但我们是不是也应该考虑,除了熬,还有什么别的办法?或许与时俱进,终身学习,这种理念更适合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 最后,我想问大家,你们怎么看待这种盲目追求高薪、不考虑现实情况的父母呢?你们是否觉得,有时候稳扎稳打,得到的反而会更多?或许,你也有一些自己的故事,愿意和我们分享吗?

0 阅读:54
明天会更好吧

明天会更好吧

随州人 中视频创业 哪里摔倒哪里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