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某乡镇学校被执法人员检查时,发现食堂有散装的花椒,上面的标签显示已过期。随
旅行小英
2025-02-11 19:09:59
贵州,某乡镇学校被执法人员检查时,发现食堂有散装的花椒,上面的标签显示已过期。随后,执法人员对该学校做出了6.5万元的罚款处罚。为何会处罚这么严重呢?
原来啊,这学校的食堂大师傅老周,平时负责给师生们做饭买菜。那天,老周正忙着在厨房捣鼓午饭呢,突然几位执法人员就“驾到”了。他们在厨房角落里翻出了几袋花椒,一看标签,过期了!老周赶紧解释,说这些花椒其实是新买的,就是图方便用了旧袋子装。可执法人员不吃这一套,直接把这些花椒当证据给带走了。几天后,学校就收到了市场监管局的“大礼包”——一张6.5万的罚款单!这事儿吧,说起来挺逗,其实背后是一连串让人头疼的法律和程序纠葛。老周掏出一份购物小票,想证明那花椒是刚入手的鲜货,可执法人员偏偏不买账。按法律那套说辞,市场监管局的大佬们照着食品安全法,觉得过期食材那就是安全隐患,得狠狠罚上一笔。
可这一罚,风波大了去了。学校那头不乐意了,直呼这是市场监管局的“复仇记”。原来啊,前阵子执法人员想进校瞅瞅,被保安拦下要求登记,结果吃了闭门羹。这次来查,执法人员还玩起了心理战,暗示校长要是认个错,处罚就能温柔点。但校长是个硬骨头,一口咬定学校没错,打死也不低头。市场监管局跳出来说啦,这就是一场平平无奇的小检查,正规得不能再正规,完全是按规矩办事。根据食品安全法,那些过期食品,要是加起来不值1万块,那就得罚5万到10万。所以嘛,这6.5万的罚款,合情合理合法,一点毛病没有。
但话说回来,6.5万对于一个乡镇学校,那可真是肉疼啊。按行政处罚法第六条,咱们罚款也得讲教育,得让人心服口服,以后不敢再犯。这次虽然罚得合法,但到底是不是有点狠了,还值得咱们再琢磨琢磨。要是人家学校头一回犯错,危害也不大,还立马改了,那咱能不能手下留情,少罚点或者不罚呢?
学校要是觉得罚得冤,在规定时间内,还能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打官司。总之,希望这事儿能让大家都长点心,食品安全是大事,但也得讲公平讲理,别一边倒。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