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一名连长在观看纪录片《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时,突然失声痛哭,指着画面中的一名女性,激动地喊道:“我的妻子还活着!” 这名连长名叫冯学永,曾辗转参加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多年来,他始终未能找到失散的妻子李秀英。然而,银幕上的身影让他确信,妻子不仅健在,还成为了劳动模范。 冯学永与李秀英婚后育有两子,然而幸福仅维持了短短两年。一次外出后,他被国民党军队强征入伍,自此杳无音讯。几次尝试逃跑均告失败,直到部队和平起义,他才得以加入解放军。 在解放军队伍中,冯学永深感归属,亦多次尝试与家人联系。然而,他寄出的信件从未收到回音。正当他计划亲自返乡寻找妻儿,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他随部队奔赴战场,寻亲之事不得不暂缓。战争结束后,他回乡寻找,却因李秀英数次搬迁,仍未能重逢。 与此同时,李秀英也曾四处打听丈夫消息,最终因杳无音信,认定他已不幸遇难。她在悲痛中振作,独自抚养孩子。1950年,淮河流域遭遇特大洪灾,国家正处恢复经济的关键时期,全国妇联联合多方发起救灾运动。广大农村妇女成为治理淮河的主力军,李秀英亦投身其中,凭借卓越表现被评为劳动模范。 在治水工程中,李秀英以顽强的毅力投入工作,肩挑数百斤重的土筐,在泥泞的工地上日夜奋战。1951年6月,淮河沿岸连降暴雨,原定25日完工的工程面临严峻挑战。尽管大雨倾盆,她与众多劳动者仍坚持奋战在河道之中,争分夺秒抢挖河槽。 在纪录片中看到妻子的身影后,冯学永不愿贸然打破对方的生活,遂向组织报告情况。组织辗转联系李秀英,她在收到丈夫的信后难以置信,随即整理行装,赶赴部队与丈夫团聚。 久别十年,夫妻终得相见,二人相拥而泣,激动万分。重聚后,李秀英带着孩子来到丈夫驻地,一家人终于团圆。经历了岁月的考验,他们倍加珍惜这份得之不易的幸福。 进入20世纪80年代,李秀英送别丈夫冯学永,之后仍健康长寿,直至95岁安然离世。
1956年,一名连长在观看纪录片《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时,突然失声痛哭,指着画面中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呀
2025-02-11 17:14:46
0
阅读: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