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旭华先生的灵堂内,一个个无名花圈静默地摆放着,没有署名,却饱含深情和敬意,成

百晓生采风 2025-02-11 16:33:42

在黄旭华先生的灵堂内,一个个无名花圈静默地摆放着,没有署名,却饱含深情和敬意,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每一个花圈,都是一个故事,一种情感的表达,它们代表了送花者对黄旭华先生的深切缅怀。   山川江河知道他,祖国不会忘记他,成都80后晚辈叩拜“先生之功,可盖天地。吾之楷模,精神永存。”陕西榆林骏豪梓骏百拜敬赠,“再见了黄旭华爷爷,你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你是我们的英雄。”来自武汉的匿名人士写道。   2月10日上午10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同志的遗体告别仪式在武汉市武昌殡仪馆天元厅举行。   7点刚过,一名男子就已经站在殡仪馆门口,他是第一个等候在殡仪馆门口的吊唁者。他带上了一支白玫瑰赶到武昌殡仪馆送别黄老:“虽然我和黄老素未谋面,但是他对我来说就是家人,他为了祖国的科研事业奉献了一生,就像家人一样一直在默默地守护着我们。     我们可以见到众多群众手捧鲜花送别黄老,殡仪馆外也摆满了鲜花。江苏、杭州、上海、广东……各地民众通过外卖平台下单鲜花,遥寄追思,还有送货司机拉着一货车的花束。   黄旭胡,一位中国杰出的核潜艇专家和工程师,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她不仅是核潜艇领域的重要奠基人,也见证了中国海军核潜艇的发展历程。   其实黄旭华早年求学之路坎坷,从小辗转揭西、梅县、韶关、坪石、桂林、重庆等多地求学。1945年考入国立交通大学,系统学习造船专业理论和技术,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学生运动,逐渐成长为共产党员。   据了解,黄旭华在年轻时就已经全身心地投入到我国核潜艇事业中,为了事业,他选择了隐姓埋名的生活方式长达30年。在漫长的三十年里,黄旭华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没有回家,甚至在父亲去世后也没有回家送终。   黄旭华:核潜艇事业是国防事业发展的缩影,我为祖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实现的历史性变革而骄傲,为自己是一名国防建设的老兵而自豪。“誓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我和我的同事们,此生属于祖国,此生无怨无悔。   送行仪式上,亲人们一同唱响了黄旭华生前钟爱的歌曲——《送别》 。往昔岁月里,这首歌一直陪伴着他度过了无数日夜,熟悉的旋律再度响起,满含着深深的离别眷恋之意。从“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每一句歌词都好像在讲述黄旭华的人生轨迹。   黄旭华的“不归”并非孤例。在20世纪中国国防科技攻坚战中,无数科学家隐姓埋名,将人生“深潜”于荒漠、海岛与实验室。他们牺牲亲情、健康甚至生命,只为打破大国核威慑,筑牢国家安全屏障   我们不禁要问,他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他们用平凡的坚守,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而我们,又能为这个世界做些什么呢?

0 阅读:85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64

用户10xxx64

2
2025-02-11 17:45

黄旭胡?

游魂

游魂

2
2025-02-11 17:52

没署名的都是国之栋梁。

百晓生采风

百晓生采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