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哪吒》,我忍不住问老公:“为什么这么多人能共情申公豹?”
老公想了想,给了我一个通俗易懂的比喻。
“申公豹辛辛苦苦攒了那么多年,才攒了6颗仙丹,而仙人一出手就是整整9000颗。就好比你抠抠搜搜攒了很久的钱,想买一个金镯子,结果发现人家有钱人的垃圾桶是黄金做的,甚至连电线芯子都是黄金。”
听到这里,我突然懂了。
这不就是我们普通人的日常吗?
我们辛辛苦苦工作几年,攒下6万块钱,觉得自己还不错。可一转头,发现富人轻轻松松就能甩出9000万。这样的差距,不仅让人无力,甚至让人质疑:我这么努力,到底是为了什么?
申公豹的故事,就是现实生活的缩影。
他是父亲的骄傲,弟弟的榜样,全村人的希望。可他在仙界呢?只是个“边角料”。勤奋努力的他,依然无法跨过资源与阶层的鸿沟,注定只能在仙界的边缘徘徊。
我们为什么共情申公豹?因为他的无奈和无力,是我们大多数普通人的日常。
当你努力拼命,攒下一点点成就时,却发现有人轻松拥有你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资源。那种“我已经尽力了,但依然什么都改变不了”的无力感,谁没有经历过呢?
申公豹不是反派,他只是普通人的缩影。他努力、勤奋、拼尽全力,却依然被规则压制、被资源碾压。他的愤怒、挣扎,正是我们面对不公时的共鸣。
《哪吒》中的天宫,何尝不是现实社会的映射?有人生来就在金字塔顶端,而有人拼尽全力,也只能留在塔底仰望。
但申公豹的故事,也未必全是悲哀。他的努力与不甘,提醒我们:即使资源不平等,也要坚持自己的信念。毕竟,普通人的无力感,或许正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你觉得呢?我们是不是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申公豹?
凯凯哥
其实我们都是土拨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