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存了一辈子的钱。”长沙93岁奶奶去世前捐出了100万。 欧阳芬,192

熹然说历史 2025-02-10 23:09:14

“这是我存了一辈子的钱。”长沙93岁奶奶去世前捐出了100万。 欧阳芬,1929年出生在湖北一个普通人家,少女时代对未来有过种种憧憬。上世纪80年代,她随丈夫来到长沙,两人携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欧阳芬在湖南师范大学的校医院里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深得同事和病人的喜爱。 尽管一生勤恳,但命运的嬉戏让她膝下无儿无女。先天的心脏病如影随形,健康时刻受到威胁。然而欧阳芬没有自怨自艾,而是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同事眼里的她,总是笑呵呵的,乐观而坚强。 丈夫去世后,欧阳芬搬进了一家朴素的养老院。即使生活拮据,她依然坚持简朴的生活作风。打了补丁的袜子和洗到发白的衣裳,是她朴素生活的缩影。"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欧阳芬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这句俗语。然而,勤俭持家的背后,却是一个伟大的梦想在悄然萌芽。 在养老院的日子里,欧阳芬结识了许多背景相似的老人。他们中的一些人,因为疾病和贫穷而饱受折磨,生活陷入困境。慈祥的欧阳芬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恻隐之心油然而生。那一刻,她下定决心,要为这些孤寡老人做点什么。 就这样,一个朴实无华的梦想在欧阳芬心中扎下了根。多年的节俭,让她攒下了一笔不菲的积蓄。在她看来,这笔钱不仅是自己的心血,更是托付给困难老人的希望。欧阳芬暗暗发誓,总有一天,她会将这份爱心献给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 欧阳芬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但善举的念头却愈发坚定。她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2022年11月的一天,欧阳芬在微信上联系到了昔日同事王超。相识多年,欧阳芬对这位年轻有为的后辈充满信任。 "王超同志,我敬佩你。我时日无多,想把积蓄捐给困难群众,但找不到门路。你能来帮我出个主意吗?"看着这条语句不太利索、却饱含深情的消息,王超瞬间明白了欧阳芬的心意。作为晚辈,他没有理由拒绝这份沉甸甸的托付。 第二天,欧阳芬说服了王超,委托他联系长沙市慈善总会。起初,王超有些犹豫,担心这位久未联系的老同事是不是年事已高、神志不清。但当他来到欧阳芬的住处,看到老人家虽然身体虚弱,但眼神却无比坚定,他的疑虑烟消云散。欧阳芬缓缓道出了自己的心愿:"我的钱,是要给那些孤苦伶仃的老人,还有没钱看病的穷人啊。" 在王超和慈善总会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这桩善举有条不紊地进行着。2022年11月30日,欧阳芬正式签署了捐赠协议。现场,她一字一句地说:"我想把这100万块钱,捐给孤寡老人,还有没钱看病的穷人。这是我的心愿。"隔天,公证处的工作人员也来到老人家中,见证了这份大爱和真诚。 根据欧阳芬的意愿,这100万元中,本金将全部捐给长沙市慈善总会,用于救助孤寡老人;而三年定期存款的利息,她决定捐给多年来悉心照料自己的护工。这位护工日夜悉心照料,让欧阳芬备感温暖,她希望能以此表达谢意。12月1日,一切手续办妥,欧阳芬的心愿得偿,了无遗憾。 善举完成不到三天,欧阳芬老人就安详地离开了人世。她的离去,留下了一股爱的暖流,温润着每一个人的心田。欧阳芬的事迹很快传遍了湖南,登上了各大媒体的头条。大家都被这位平凡老人的慷慨大爱所感动。 网上,无数网友自发留言,致敬这位"心慈口善"的老奶奶。"天使在人间""大爱无疆""善良的化身",一个个溢美之词,道出了大家内心的敬佩。欧阳芬虽然走了,但她的精神却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芸芸众生。 2023年5月9日,欧阳芬的100万元定期存款如期到账。长沙市慈善总会工作人员和老人生前的护理员一同前往银行,将善款取出。这笔爱心款项已经汇入慈善总会的账户,静待发挥它最大的善举价值。 6月6日,一个特殊的日子。长沙市慈善总会将在这天举行第三届"长沙慈善榜"发布典礼,并借此机会,正式公布欧阳芬百万遗爱款的用途。届时,欧阳芬的善举将书写新的篇章,在更多人的生命里留下温暖和希望。 欧阳芬的事迹,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何为无私奉献、大爱无疆。她的善举,唤起了更多人对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帮扶。在她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人投身慈善事业,用爱心点亮他人的生命。 这,就是欧阳芬留给世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她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长沙慈善事业的史册上;她的故事,将代代相传,鼓舞和激励着后人前行。那一声"这是我存了一辈子的钱",是欧阳芬对世界最质朴而真挚的告白,也必将在时光的长河中,久久回响。

0 阅读:141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