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儿司令”范绍增:一生娶了40个老婆,83岁去世,44年后才下葬 2003年,电视剧《傻儿司令》以范绍增司令为原型,在川渝地区火得一塌糊涂。剧里头,范绍增被演得傻乎乎的,观众看了都忘不了。但其实,真正的范绍增和电视里的他完全不是一回事。 1916 年,护国战争爆发,年仅 22 岁的范绍增迎来了人生的重大转折点,自此踏上了职业军人的道路。此后,他在四川军阀杨森、刘湘的部队中任职,一路从基层军官逐步晋升为师长。在漫长的军事生涯中,他参加过无数次战役,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 范绍增外表看起来憨厚老实,却有着超乎常人的军事智慧和果敢勇气。他虽憨态可掬,却憨人有憨福,在残酷的战争中总能化险为夷。抗战期间,他多次负伤,但所幸都是不致命的小伤,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庇护。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风云变幻的局势下,何应钦获得前往四川整军的契机。这一安排背后,实则暗藏着复杂的权力博弈。有人精心布局,借这个机会将范绍增明升暗降,让他成了一个徒有虚名的光杆司令,手中再无实际兵权,往日麾下的得力将士也逐渐被调遣分散。 但范绍增骨子里满是热血与豪情,即便身处如此困境,听闻上海前线战事吃紧,他没有丝毫犹豫,毅然主动请缨。他怀揣着一腔报国之志,马不停蹄地赶到了战火纷飞的上海前线。在那片焦土之上,日军的炮火如雨点般密集,阵地时常被硝烟完全笼罩。 范绍增身着戎装,眼神坚定,亲自冲锋陷阵,鼓舞着每一位士兵的士气。他穿梭在枪林弹雨之中,指挥若定,不放过任何一个反击的机会,凭借着丰富的作战经验和无畏的勇气,给日军造成了一定的打击。 然而,当时的蒋介石秉持着 “攘外必先安内” 的错误方针,他内心深处并非真心实意地想和日本人全面开战。在他看来,共产党才是其统治的最大威胁,所以他将更多的精力和军事资源放在了围剿共产党上。在这种战略思想的主导下,上海前线的兵力部署、物资补给等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不足。面对日军精锐部队的猛烈进攻,国民党军队的抵抗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尽管范绍增拼尽全力,凭借一己之力奋勇杀敌,但仅凭他一人的努力,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根本无法扭转乾坤。上海的失守,似乎在蒋介石的错误决策之下,成为了一种必然的结局。但范绍增在上海前线的英勇表现,却永远地刻在了那段悲壮的历史记忆之中,成为了人们口中传颂的英勇事迹。 赋闲在家的范绍增也发展出了贯穿他前半生的爱好—娶妻生子。 据了解范绍增一共娶过40个姨太太,当时的社会风气还保留着很多旧习惯,大多数人依然遵循着封建社会的传统,三妻四妾在很多家庭都很常见,很多人曾戏言范绍增的生活就是“升官发财娶老婆”,为了安置这么多老婆,范绍增在重庆为姨太太们建造了一座别墅,她们平日里相处颇为和睦。这座别墅被范绍增命名为 “范庄”,他还特意挑选了众多佣人、厨子,在范庄里悉心伺候这些姨太太们。 在众多的姨太太中,最出名的莫过于杨秀琼了,她身份独特,不仅是宋美龄的干女儿,还享有 “游泳皇后” 的美誉。年轻气盛的杨秀琼,心气颇高,起初并不愿应允这门亲事。然而,范绍增权势滔天,她不敢公然强硬拒绝,无奈之下,只能向干妈宋美龄求助。但彼时蒋介石正企图拉拢范绍增,即便宋美龄出面,也无能为力。最终,年仅 19 岁的杨秀琼,无奈嫁给范绍增,成为了他的十八姨太。 新中国成立后,范绍增渴望融入新时代,接受新思想的洗礼,毅然决定遵循新社会的一夫一妻制。他与剩下的七个姨太太坦诚相告,表明自己只能留下一人,这个人就是他的发妻陈文澜。陈文澜是范绍增父母为他选定的妻子,16 岁便嫁入范家,一直以来,她操持家务,温柔贤淑。 考虑到陈文澜年事已高,范绍增便将她留在身边相伴。对于其他姨太太,范绍增给予了她们丰厚的钱财,确保她们在新的时代能够安稳生活,衣食无忧。虽说范绍增一生妻妾成群,但在处理这些关系时,倒也不失为一个有担当、负责之人。 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中南军政委、河南省体委副主任等职,最终定居郑州。1977年,范绍增走完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在郑州市离世,享年83岁。然而,由于家族成员众多,关于他最终安息地的问题,子女们各执己见,无法达成共识。 这一争议持续了44年之久,直到2021年,经过长时间的协商,子女们终于达成一致意见,决定将范绍增的骨灰送回川渝地区,在福果山安葬,使他得以长眠于故土。 范绍增并非完人,他亦具有常人所共有的缺陷。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他拥有众多的姨太太。这一风流韵事过于耀眼,以至于当人们提及他所建立的显赫军功时,首先浮现于脑海的往往是其错综复杂的情感历史。然而,从另一角度审视,这反而使他显得更为真实、贴近生活。 毕竟,他也是食人间烟火的凡人,而非遥不可及、毫无瑕疵的神明,又有谁能真正做到完美无缺呢?
“傻儿司令”范绍增:一生娶了40个老婆,83岁去世,44年后才下葬 2003年,
地元历史档案
2025-02-10 17:22:36
0
阅读: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