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澜曾询问马未都,是否会考虑将观复博物馆上交给国家管理。马未都坚决表示,绝不会将博物馆交给国家。他的理由充分且令人信服:这些藏品是他倾注心血收集的,代表着中华文化的精髓。马未都认为,文物不应成为国家的财产或盈利工具,而应继续为大众带来福祉,让人们感受到历史的韵味。
自七十年代起,马未都便痴迷于古玩收藏。九十年代,他创立了观复博物馆,现拥有七大展馆,是中国十大民间博物馆之一。馆内藏品丰富,涵盖青铜器时代至清朝的各类文物,均为他早年于跳蚤市场精心挑选所得。
马未都强调,文物应贴近民众,而非高高在上。他希望通过展览,让更多人从历史中找到温暖。对于藏品的未来,他计划将其捐给不盈利的公益基金会,以确保文物持续为公众服务,避免被商业化利用。尽管有人担忧基金会可能将文物用于商业活动,但马未都坚信,国家专业部门接管后,同样需要商业运作以维持运营。因此,他选择公益之路,坚守文物非盈利的初心。
总之,马未都明确表示,这些宝贝既不会上交给国家,也不会流向国外。他致力于公益收藏,旨在让文物真正惠及大众,传承中华文化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