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汶川地震,11岁的李佳芹被埋在废墟下十几个小时,她的父亲却不顾他人的劝阻,用手不停地刨挖,一个昼夜后,终于从废墟中把女儿挖了出来……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个平常的午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特大地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山河移位,大地颤抖,房屋坍塌,道路断裂,一时间哀鸿遍野,满目疮痍。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中,汶川县映秀镇北川中学的教学楼也未能幸免,整座大楼轰然倒塌,变成了一片废墟。许多正在上课的师生被瞬间掩埋,其中就有一名叫李佳芹的11岁小女孩儿。 此时此刻,身在外地的李佳芹的父亲李杨还不知道灾难已经降临到了自己的女儿头上。等他从新闻中得知汶川发生大地震的消息时,心里咯噔一下,脑海中闪过女儿稚嫩的面庞。他赶紧给女儿打电话,可是无论怎么拨打,电话那头始终没有传来熟悉的声音。 李杨心急如焚,他意识到女儿可能遇难了。他顾不得余震还在继续,连夜坐车从成都赶到了北川中学。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狼藉,教学楼已经完全倒塌,到处都是碎石瓦砾,空气中弥漫着血腥和死亡的气息。 李杨呆立当场,面对眼前的惨状,他感到无比绝望。他跑到废墟前,哽咽着喊着女儿的名字,希望奇迹出现,但回应他的只有死一般的寂静。然而就在这时,他的心中忽然升起一个念头:女儿还活着,就在废墟下面的某个角落里,等着自己去救她出来! 李杨回忆起女儿提起过自己的教室位置,他开始在女儿班级废墟的大致区域徒手挖掘。他用双手拼命扒拉眼前的石块砖瓦,手上的皮肉很快就被坚硬的瓦砾划破,鲜血直流,但他浑然不觉。 周围的人看到他的举动,劝他不要白费力气,余震随时可能再次发生,继续待在废墟中太危险了。可是李杨充耳不闻,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女儿还活着,自己一定要把她救出来。 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李杨的手臂已经酸痛难忍,双手的伤口被碎石泥土混合着汗水腐蚀得生疼。但他没有停下,因为他似乎听到了从废墟下传来的微弱呼救声,那熟悉的声音与他脑海中女儿的声音重叠,给了他无穷的力量。 救援人员看到李杨不顾自身安危,一个人孜孜不倦地挖掘,也被他的精神所感动。有人递来矿泉水和面包,让他稍作休息;有人拿来工具和手电筒,与他一起投入到挖掘中。大家齐心协力,手刨脚踢,将一块块石头搬开,一点点接近被埋压的李佳芹。 整整一个昼夜过去了,废墟上的救援工作仍在继续。李杨的脸上布满了沧桑的灰土,双眼布满血丝,手臂肿胀得仿佛要爆裂。可他依然没有放弃,依然本能般重复着挖掘的动作,寻找着女儿生还的希望。 终于,奇迹出现了。废墟下,传出了断断续续的哭声,那是李佳芹的声音!李杨的心狂跳起来,他连呼带喊,让女儿坚持住,自己这就来救她。所有人都兴奋起来,更加卖力地扒拉砖瓦。大家团结一心,终于在一片废墟中,看到了李佳芹被掩埋的身影。 李杨看到女儿的身影,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泪水夺眶而出。他连滚带爬冲到女儿身边,将她小心翼翼地抱出废墟。李佳芹虽然浑身是伤,但竟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她紧紧搂住父亲的脖子,两人抱头痛哭,场面令人动容。 围观的群众见此情景,无不为之动容。有人从包里掏出纸巾,递给李杨父女擦拭眼泪;有人脱下身上的衣服,披在李佳芹身上为她御寒。大家见证了这个感人至深的时刻,无不为生命的顽强、亲情的伟大所折服。 李佳芹被送往医院救治,虽然伤痕累累,但总算保住了性命。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在父亲的悉心照料下,李佳芹终于康复出院。灾后的北川满目疮痍,但李杨父女的故事却为大家带来了温暖和希望。 后来,李佳芹长大成人,考入大学学习医学专业。她说,是父亲不离不弃的爱感动了自己,让自己重获新生。所以,她立志成为一名医生,去帮助更多像自己一样曾经绝望无助的人,用自己的力量温暖他人。
2008年,汶川地震,11岁的李佳芹被埋在废墟下十几个小时,她的父亲却不顾他人的
鹏天玩转旅游
2025-02-09 23:33:4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