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的供应链反腐故事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何小鹏自称老实总被骗,为了弄清楚钢材成本,花了整整9个月,结果发现自己一直被手下人合伙骗。 2023年,小鹏G9销量不好,股价也大跌。何小鹏下定决心,请来长城汽车的女强人王凤英来整顿供应链。王凤英一来就发现问题:“你们钢材成本太高了!”何小鹏不解,他们可是直接和宝钢、鞍钢等大钢厂合作,质量对标BBA,价格怎么会有问题? 王凤英解释说:“直购”不等于“直管”。虽然钢材是从大厂买的,但价格谈判权不在小鹏手里,而是被中间商层层转包,甚至同一批钢材被倒手三次。下属们为了掩盖真相,还故意增加钢材品种,把采购搞得复杂无比,从中捞好处。 何小鹏以前也怀疑过,但每次都被下属用各种图表和数据绕得晕头转向。比如对比比亚迪汉和小鹏P7的成本,下属硬说两者差不多。何小鹏很疑惑,比亚迪自研电池,成本控制那么厉害,你一个靠外购的新势力怎么可能比得上?结果下属又用一堆术语来搪塞。 被忽悠几年后,何小鹏终于觉醒,开始亲自查账,发现成本一直没降过。他才明白,供应链腐败就是权力寻租和信息垄断。采购链上的人结成了同盟,从技术规格到商务谈判都设卡,让外人根本摸不清门道。 何小鹏的遭遇,其实是互联网跨界造车要交的认知税。他以前更关注自动驾驶、车机系统等显性科技,却忽视了钢材、橡胶等隐形命脉。他把供应链全权交给“专业团队”,结果听到的都是好消息,真实问题被掩盖了。 当他要求降本时,下属反而用保证质量的道德绑架来反击。这种套路,就像古代朝廷里的腐败一样。 王凤英来了后,第一刀就砍向采购体系,废除“唯大厂论”,引入竞争。她还建立跨部门成本评审会,让技术、采购、财务三方对垒。效果立竿见影,小鹏单车成本直降15%,销量也逆袭成新势力第一。 何小鹏现在彻底从“技术宅”转型为“供应链狂魔”,每周都亲自参加采购例会,学习各种细节。他还大换血一级部门负责人,设立跨级举报通道,鼓励员工揭露问题。他说:“以前觉得管供应链是脏活累活,现在才知道,这才是造车的第一性原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CEO必须懂业务细节,否则就会被“专业官僚”架空。制造企业应该建立透明的成本数据库,用数字化工具监控采购全流程,让灰色操作无处遁形。
小鹏的供应链反腐故事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何小鹏自称老实总被骗,为了弄清楚钢材成
诗意风聊国际
2025-02-09 20:50:11
0
阅读:1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