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初,解放军势如破竹,云南昆明宣告解放,蒙自成为下一目标。在解放军强大攻势下,国民党副总司令汤尧下令第8兵团全面撤退,第8军向滇西撤离,第26军则南下“转进”。 不久,第26军在元江遭遇解放军伏击,损失惨重。为突围,26军被迫分兵:叶植南率右路部队沿边境线撤退,而彭佐熙率左路部队3879人向越南转移。不幸的是,左路军被法军解除武装并软禁。得知此情,叶植南立即改变计划,带领93师向西双版纳、中缅边界撤退,但仍难逃解放军追击,最终部分残部逃入缅甸。 与此同时,第8军在撤往滇西途中于背江附近遭遇解放军围剿,几乎全军覆没。军长曹天戈被俘,汤尧亦未能脱身。至此,云南境内的国民党主力部队被消灭,标志着解放大陆的最后一战胜利完成。 然而,在这次溃败中,第8军237师709团团长李国辉率约1000名士兵成功突围。他们沿抗日战争时期远征军的撤退路线进入缅甸,翻越野人山,最终抵达泰国、缅甸、越南交界的金三角地区。这里地势复杂、森林茂密,为部队提供了暂时的栖身之所。 在金三角,709团与93师的残部会合。时任93师师长叶植南已撤往海南,留下的部队仅约400人,由278团副团长谭忠带领。为应对困境,谭忠将指挥权移交给李国辉,合并后队伍人数增至1400人。这支部队的重新整合引起了国民党高层的关注,特别是滇缅边区的旧部统帅李弥。 李弥是国民党资深将领,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曾在抗日战争后期参与松山战役。解放战争期间,他担任第13兵团司令官,但在淮海战役中兵败后侥幸生还。1949年,他受命重建第13兵团,并率部驻云南。然而,随着云南解放,李弥被派往台湾。 身在台湾的李弥仍心系滇缅残军。他向蒋介石提出《入滇计划书》,主张整合滇缅边区的残余部队,为未来“反攻大陆”储备力量。蒋介石对计划予以支持,并在1950年4月亲自批示。然而,由于这些部队位于境外,恢复番号的请求未获批准。 金三角地区的复杂地形和战略位置,使这支残军逐渐成为台湾当局的重要棋子。李弥为部队筹措人力与物资,同时试图在当地建立稳定的根据地。李国辉等人则以金三角为核心,逐渐展开新的活动,开启了这一地区特殊历史的序章。
1950年初,解放军势如破竹,云南昆明宣告解放,蒙自成为下一目标。在解放军强大攻
何以为知吖
2025-02-09 18:16:05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