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一个走江湖的男子故意让毒蛇咬自己的舌头,等蛇释放完毒素后,他一口咬下

叨叨小科天下事 2025-02-09 16:15:25

1955年,一个走江湖的男子故意让毒蛇咬自己的舌头,等蛇释放完毒素后,他一口咬下蛇头,周围的人都惊在原地......此人就是被克林顿称为“东方蛇医”的季德胜,祖上四代专治毒蛇咬伤,只不过他的独门绝学一般人还真学不来。   (信息来源: 2019-08-07  南通日报——【为国争辉南通人】季德胜:从劳苦大众中走出的蛇药大王)   1899年,季德胜出生在江苏宿迁,一个吃不饱穿不暖的穷苦家庭。   童年时期,家乡闹饥荒,母亲和弟弟先后饿死在逃荒的路上,这对年幼的季德胜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后来,父亲也因病去世,临终前,将祖传的蛇毒药方郑重地交给了他,这仿佛是一种宿命的传承,也为季德胜的人生指明了方向。   一个孤苦伶仃的孩子,带着家传秘方,开始了他与蛇的羁绊。   为了活下去,他必须掌握捕蛇的技能,同时,他挑起父亲留下的药箱,成为了一名游走江湖的“郎中”,靠着为百姓治蛇毒咬伤勉强维持生计。   从父亲手里接过药方,只是故事的开始,季德胜深知,要想真正帮助更多的人,必须不断改进药方,提高疗效。   他走南闯北,遍寻草药,一次次以身试毒,感受不同蛇毒的特性,不断调整药方配比,那份执着,近乎疯狂。   在安徽黄山,他发现了“七叶一枝花”这种草药,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蛇药配方中,最终研制出效果显著的“季德胜蛇药片”,这条路,充满荆棘与危险,但他从未退缩。   抗日战争时期,一个日本军医武田太郎听闻季德胜蛇药的神奇疗效,想要高价购买药方,面对诱惑,季德胜毫不动摇,坚决拒绝,,即使后来遭到日军毒打,身负重伤,他也没有吐露半个字,这份民族气节,令人敬佩。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守护的不仅仅是药方,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不向强权低头的民族脊梁。   “穷人吃药,富人还钱”,这是季德胜父亲的遗训,也是他一直坚守的原则。   他深知底层百姓的疾苦,对于那些无力支付药费的穷人,他总是免费治疗。   对他来说,治病救人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他的仁心,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无数在黑暗中挣扎的百姓。   新中国成立后,季德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祖传的蛇药秘方无偿献给了政府,并在南通市中医院开设了“蛇毒门诊”。 这在当时,无疑是一剂强心针,为广大被蛇虫咬伤的百姓带来了福音,尤其是在抗毒血清尚未普及的年代,“季德胜蛇药片”更是成为无数人的救命稻草。   由于药材常见易得,价格低廉,深受百姓欢迎。   季德胜的贡献得到了国家的认可,他被聘为中国医学科学院特约研究员,他的蛇药不仅在国内畅销,还远销海外多个国家,甚至成为解放军的常备应急药物和特需药品,跟随维和部队和特勤兵种走向世界,守护着战士们的生命安全。   1958年,季德胜受到了周总理的亲切接见和赞扬,这对他来说,是莫大的鼓舞和肯定。   季德胜对蛇的了解,可以说是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他能根据蛇咬伤口的形状、深度、患者的症状,准确判断出是哪种蛇咬伤的,以及中毒的程度。   为了向外国专家展示自己的医术,他甚至主动让蝮蛇咬伤自己,然后服用自己研制的蛇药,举重若轻,这份胆识和自信,令人叹服。   他的医术,不仅仅是技巧,更是他对蛇毒的深刻理解和对生命的敬畏。   即使在晚年,季德胜也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他开始研究蛇毒在抗癌领域的应用,并在南通市肿瘤医院开展了相关课题研究,希望能够用蛇毒攻克癌症,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他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便将毕生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希望他们能够将蛇药发扬光大,继续造福百姓。   临终前,他还念念不忘蛇药的研究,嘱咐后人要不断改进,精益求精,这份对医学事业的执着追求,令人动容。   1981年,季德胜与世长辞,享年83岁。   他的一生,就像一条毒蛇,充满了危险和挑战,也像一剂解药,治愈了无数人的伤痛,他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蛇医传奇,他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医学史册上。

0 阅读:0
叨叨小科天下事

叨叨小科天下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