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那三国时候,蜀汉就靠诸葛亮和姜维撑着,往北冲,想夺回中原。诸葛亮,蜀汉的头儿,227年起就北伐了五次,真心不容易。姜维呢,是诸葛亮的接班人,继续北伐的重任就交给他了。
诸葛亮,那可是全能型战略大师!他搞屯田、整顿官员、改革赋税,后勤稳稳当当。北伐,不仅是动手打架,还得玩政治、搞战略。他计划得密不透风,像第一次北伐的“攻祁山大法”,还有后来的屯田坚守,愣是让蜀汉跟曹魏杠上了好久。
姜维呢,小战役里挺能打,像铁笼山一战伏击钟会,那叫一个精彩。但北伐大事儿上,他就是突破不了,还因为玩得太猛,把蜀汉的家底都快掏空了。到了后期,他一门心思扑在“钟会叛魏”上,战略布局短板明显,内外资源也没整合好。
诸葛亮和姜维所处的环境也不一样。诸葛亮接手蜀汉时,国内穷得叮当响,士气超低,他打仗自然束手束脚。姜维呢,接手的蜀汉还算稳定,但已经是夕阳红战队了,北伐时没钱没人,也难大展拳脚。
总结一下,诸葛亮是全能选手,布局、全局观都强,整合资源、稳定内部、制定长期计划,给蜀汉续了波命。姜维呢,动手能力和实战都不错,可惜眼光不够长远,战略上没啥大动作。这么一比,诸葛亮这个政治家加军事家的综合战斗力,显然比姜维高了一截。这番比较,也让我们看懂了蜀汉的兴衰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