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券商都把比亚迪智能化发布会的内容摸透了,信息量超大!
●高低配方案
入门级,单目摄像头;
中阶,以算力接近100的产品为主;
高阶。以300和600算力的产品为主
100为OrinN,300为单Orin X,600为双Orin X
比亚迪规划让所有车搭载100以上算力的平台,实现高速NOA
●25年销量比例
今年完成爬坡后,高阶产品在全年车型中占比约为40%至50%,销量约为200到250万台。
100算力产品预计占60%至70%
300算力产品占10%左右
600算力产品占10%左右
入门级(L2)产品占20%
●高阶完成时间
原计划1年完成所有车型向高阶产品的切换,但目前估计需要1年半左右,最长2年
●高阶供应链
300和600的算法主要依靠momenta,100算力产品的算法将实现自研落地。
硬件芯片上全线NVIDIA:单OrinN,单OrinX,双OrinX
未来1000和2000平台用雷神Thor芯片
地平线J6M芯片目前存在一些问题,如POC效果比Orin差、算子支持性与英伟达不同且算子移植困难,暂时未使用。
而且比亚迪自研(中算力)芯片即将推出,J6M的机会越来越少。
毫米波雷达、摄像头和超声波雷达都会全部BYD内部整合生产
●激光雷达
目前速腾占比80%,禾赛20%
自研激光雷达乐观估计今年上车,技术方案与禾赛降本方案ATX差不多。
●算力和数据
通过购买加租赁的方式构成算力平台,目前已购买几个P级别的算力,计划今年达到E级别的算力
租赁是主要方式,已与腾讯等达成合作
(本人备注:新势力头部已经快10E了,比亚迪差距较大,不过未来投入力度肯定很大)
训练数据总量与华为、理想、小鹏等相比仍有差距。
●团队规模
比亚迪半导体依靠前vivo和前海思的部分人员来进行自研ADAS芯片,人数上百。
除自研团队外,整个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团队约三四千人,涵盖交付、硬件、软件、仿真等多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