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年间,一县令好友不幸去世,他让仆人带去300两银子,仆人回禀:银子已给他家女儿,县令大怒:"他家是独子,哪来的女儿?"原来仆人送错了人家,县令当即做了一个决定,谁料,这个决定竟影响他一生。 清朝咸丰年间,朝廷上下贪腐成风,许多官员都在想方设法中饱私囊。正所谓十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当官发财早已成为潜规则。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江南一带却出了一位不同寻常的清官,此人便是桃源县令吴棠。吴棠出身寒门,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取了举人功名,被吏部任命为七品县令。 初到桃源县上任时,吴棠面对的是一个百废待兴的烂摊子。前任县令在任期间,不仅搜刮民脂民膏,还纵容衙役横行霸道,导致民怨沸腾。 上任伊始,吴棠就立下规矩:一是不收民间贿赂,二是严惩贪腐衙役,三是每日都要亲自处理百姓诉求。这些举措让桃源县的百姓看到了希望。 为官清廉,最难的不是管住自己的手,而是管住身边人的手。吴棠深知这个道理,他给衙门里的师爷、书吏定下了严格的规矩。 但凡发现有人借职务之便收受贿赂,一律严惩不贷。这样的铁腕手段,让一些靠吃"陋规"过日子的衙役怨声载道。 面对同僚的冷眼和下属的不满,吴棠依然我行我素。在他看来,当官是为了为民做主,而不是为了发财。 吴棠为官清廉,家中仅有几件像样的家具,门前也不见官员家常有的车马仆从。每月的俸禄除去日常开销,剩下的都被他积攒起来。 在当时的官场,像吴棠这样的清官往往不受欢迎。其他官员觉得他太不近人情,不懂得官场规矩,私下里经常对他指指点点。 但吴棠始终坚持自己的为官之道,他经常说:"做官如果只为发财,那还不如不做。"这句话也成了他一生的座右铭。 就这样,吴棠在桃源县任职期间,政声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可就是这样一位好官,却因为不肯同流合污,多年来都没有得到升迁的机会。 在一个寻常的早晨,吴棠收到了一封来自故乡的信件。打开信件后,他得知自己的同窗好友不幸离世,其子正护送灵柩回乡,途经桃源县。 按照当时的规矩,吴棠作为地方官员不便亲自前往吊唁。但他决定派仆人送去三百两银子,以表达对故友的追思之情。 这三百两银子对吴棠来说并不是小数目,这是他多年来积攒下的全部积蓄。这笔钱本该是他养老之用,但好友之丧事重于泰山。 吴棠写好了拜帖,叫来仆人交代道:"这三百两银子和拜帖,务必亲手交给我好友的儿子。"仆人领命后便前往码头寻找。 到了码头,仆人听见一条船上传来哭声。循着哭声来到船舱,他看到一位年轻女子正在灵位前哭泣。 仆人见状,也不细问,就认定这是老爷说的故友家眷。他将银子和拜帖交给了那位年轻女子,便匆匆回府复命。 回到府衙,仆人向吴棠汇报说银子已经交给了故友的女儿。此言一出,吴棠顿时一惊,因为他清楚地记得好友只有一个儿子。 仆人见吴棠神色不对,这才将在码头的所见所闻详细说明。事情明朗后,吴棠立即赶往码头查看究竟。 到了码头,吴棠见到了那位年轻女子,得知她名叫叶赫那拉·杏贞,年仅十八岁。她的父亲刚刚去世,正是家道中落之际。 叶赫那拉·杏贞独自一人护送父亲灵柩回乡,情况确实令人同情。但她与吴棠素不相识,这三百两银子给出去实在说不过去。 然而面对这样一位刚失去父亲的年轻女子,吴棠想到自己曾立下的为官准则:清正廉明,悲天悯人。这三百两银子对一个失去依靠的年轻女子来说,或许能帮她渡过难关。 最终,吴棠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不再追回这三百两银子。他另外筹措了一笔钱,用于吊唁自己的故友。 在送错银子的几年后,吴棠被调任清河县县令。此时正值太平天国战乱,清河县也未能幸免。 面对叛军的进攻,吴棠临危不乱,组织县内民兵抵抗。他带领百姓固守城池,最终成功保全了清河县。 按照常理,如此功绩应当受到朝廷重用。然而吴棠只是被提拔为一个巡海道员,这个官职虽然比县令高,但远不及他的功劳。 在当时的官场上,没有关系和后台的清官往往很难得到重用。吴棠已经做了八年的县令,升迁之路却始终不见起色。 就在吴棠准备安心做个清廉小官时,命运之轮悄然转动。咸丰皇帝驾崩后,年幼的同治皇帝继位。 此时,那位当年收到三百两银子的叶赫那拉·杏贞,已经成为了手握大权的慈禧太后。她始终没有忘记当年在人生最低谷时收到的那笔救命钱。 一纸调令来到吴棠面前,他被任命为江宁布政使,官品一下子从从四品升到从二品。这个任命在当时的官场引起不小的震动。 此后的八年间,吴棠的仕途可谓一帆风顺。先是被授予漕运总督,接着又升任江苏巡抚,紧接着又成为两江总督。 1867年,吴棠被授予四川总督一职,四年后又兼任成都将军。在官场中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吴棠的升迁是因为得到了慈禧太后的赏识。而这份赏识的背后,正是源于那三百两银子的善举。 吴棠在位期间,始终保持着清廉的作风。他主政四川的十余年间,当地百姓安居乐业,政声清明。
1908年慈禧太后去世,李莲英请求回老家养老。隆裕太后面色不善,心想:“你做了多
【3评论】【1点赞】
青龙王
不是应该杀了灭口?
用户10xxx25 回复 02-09 18:16
慈禧用人还行,清朝倒闭她是经手人,,不能全怪她,乾隆之后清朝就内外废弛
用户18xxx16 回复 02-09 20:09
唉,在宗室子弟上他还是妥协了
用户14xxx24
资助了老妖婆,这马屁拍的真好,比上香都中用,只苦了大中国国运!
用户18xxx16 回复 02-09 20:10
不是慈禧能够扭转的 慈禧在晚清时期算得上是一个有能力的女政客
cz 回复 用户18xxx16 02-09 21:35
慈禧不是一个有能力的女政客,而是一个有权力的女政客。她挪用海防建设及海军军费白银一千多万两用于建颐和园和为慈禧筹办六十大寿。
用户10xxx58
从另一个方面看慈禧加速了满族人建立的清朝灭亡她挪用海防建设及海军军费白银一千多万两用于建颐和园为后世带来了可观的旅游收入!
用户18xxx72
慈禧识人用人没的说。一群能臣干将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两全其美 回复 02-09 23:45
呃,还是别舔了
用户10xxx93
是个好人好官。
用户98xxx89
事情是这件事情,但地方不对情节有出入。
用户60xxx69
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却是将错就错帮了人。
龙儿
阴差阳错仆人帮他站对了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