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分享】还原“无中生有”深刻内涵本色! “无中生有”原本是道家关于宇宙生成的哲学概念,指万物从“无”(道)中产生(有)。但后来成语意思演变为凭空捏造,简直谬以千里。 老子道德经语言太过玄妙,少人能理解,沐酉就举一些例子来具象化“无中生有”吧。 现代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起源于"奇点"这一"无"的状态,随后演化出星系、生命等"有"的形态,与《道德经》"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四十章)的宇宙观形成呼应。 种子在未发芽时看似"无",但蕴含生长为植物的可能性,正如老子所言"物形之,势成之"(第五十一章),体现从潜在到显化的过程。 中国水墨画留白,通过画面空白("无")营造意境,使观者在"无画处皆成妙境",体现"以无为有"的艺术哲学,一空天下白。 空瓶才能装物,比喻心灵需保持虚空状态(空杯心态),才能容纳新知,如禅宗"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修行理念。这和空房子才能住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发明创造,爱迪生发明电灯前,电力照明系统本不存在,通过反复实验将理论构想("无")转化为实用技术("有"),印证"从可能到现实"的转化过程,其他发明亦如是。 这些实例表明,"无中生有"不仅是形而上的哲学命题,更是贯穿于人类实践的方法论。它强调在看似"虚无"中洞察可能性,通过遵循规律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创造,这正是老子思想超越时代的生命力所在。 天苍苍,野茫茫,沐酉问道路上,要和我一起吗?
【国学分享】还原“无中生有”深刻内涵本色! “无中生有”原本是道家关于宇宙生成
沐酉国学传承
2025-02-08 14:22:50
0
阅读:1
ab3721a
物理说实验、文献报告, 天地人都是变化不均匀的电磁场,只是大小而异。 万有力与电磁力的统一是:物体(粒子、星球)之间不但有引力还有斥力,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转换,都是电磁力,质量也跟随变化。中子、原子是带电的,物体是带电的。物体内外都有变化的电参数,还有变化的机械参数。能解释太多的现象,包括人类社会现象。宇宙、地球、动植物是个大化工厂。 黑洞是一台非常大的水泵(风机) 真空有电流 时间是事物变化过程! 光内外同样有引斥力及转作用 有作用力就有反作用力,是基本平衡的。宇宙有平衡法则 从黑洞到量子,再到人都会纠缠,光子内外也有引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