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上海足球职业化,根宝跟王后军教练竞聘。王后军,典型的上海男人,低调、沉稳,踏实肯干,不喜欢花哨的,也不喜欢说漂亮话。领导不太喜欢他这种闷葫芦性格。根宝不一样,他很会来事儿,喊口号一套一套的,“横下一条心一定要出线”,多提气啊,领导就吃这一套。结果呢,黑色九分钟,灰溜溜打道回府。 竞聘的时候,根宝口号喊得震天响,一下子就把教练的位置拿下了。你说这公平吗,对老王公平吗?老王辛辛苦苦带出来的上海队,球员都跟他有感情,根宝一来就摘桃子,谁心里能舒服?队员们肯定不乐意啊,凭什么让一个空降的来指挥我们?所以,大伙儿都跟着老王走了,另起炉灶,自己干。 想想老王也挺不容易的,默默耕耘这么多年,结果被根宝截胡了。这世道,有时候真是会气死人。会说不如会做,可是会做的,到头来什么都捞不着。老王就像一个老工匠,埋头苦干,精雕细琢,却比不过一个巧舌如簧的推销员。 根宝就像一只变色龙,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适应能力一流。他懂得如何包装自己,如何迎合上级,最终爬上了更高的位置。可是,爬得越高,摔得越惨。“黑色九分钟”就像一个响亮的耳光,打在了他的脸上,也打碎了他的美梦。 老上海队的球员们,他们对老王,不仅仅是服从,更多的是一种尊重和信任。他们跟着老王离开,与其说是抗议根宝,不如说是对老王的一种支持,一种义气。他们用行动表达了自己的立场:我们只认老王! “横下一条心一定要出线”,这句话现在听起来,多么讽刺啊!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竞技体育,从来都是残酷的,不是光喊口号就能赢的。实力,才是硬道理。 “口号”这玩意儿,有时候真像一剂麻醉药,让人沉醉其中,忘记了现实的残酷。根宝的口号,曾经激励了多少人,最终又让多少人失望?这或许就是竞技体育的魅力,也是它的残酷之处。 现在回头看,根宝和老王的较量,就像是一场闹剧。一个代表着虚浮和投机,一个代表着务实和坚守。谁赢谁输,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或许,我们应该少一些浮躁,多一些沉淀;少一些投机取巧,多一些脚踏实地。
当年上海足球职业化,根宝跟王后军教练竞聘。王后军,典型的上海男人,低调、沉稳,踏
红梅花娱乐
2025-02-08 13:53:56
0
阅读:855
mine
徐根宝确实是浮夸,拜仁红就学拜仁、曼联拿冠军就学曼联,这不最近还要学西亚的球队。
远渡印尼买公平未果酿惨案
花花口花花,一颗星真香,花迷骂根宝,截胡球员真的特么的香……
用户10xxx13
不要胡说八道好不好?国奥的誓词,跟上海队有什么关系,而老上海队都是跟着王后军走了,新申花主要是根宝自己调出来的,老球迷对根宝唯一不满的是注重抢逼围和体能后,上海队的传统打法变得太多
深藍 回复 02-10 10:54
是的呀,以前看老上海队和外国人踢球,这帮子队员憋足了劲的踢,场面不比老外差多少,3、4个之间的小派司玩的那叫一个溜。徐后来带的队,基本上是看不见这种小派司了。
老K
在根宝之前上海队已经阔别联赛冠军30几年,是根宝成就了申花,不是申花成就了根宝
用户17xxx30
口号失败后来到上海,由于当时中国是球站着踢球,根宝提出抢逼围,正好适合了上海足球,大连队有体力差技术,请了张宏根,造就了大连皇朝。技术派以张宏根,王后军为代表,根宝属于体力派。
帝国时代
看着这张老照片,王后军、郑彦、李龙海、王钢、朱有宏、李晓、唐全顺,鞠李瑾,刘军和范志毅还有成耀东那时还是小阿弟,一晃快半个世纪了,时光飞逝,老上海队上海球迷的回忆!
文武双全
都是搞足球的,性格相反而已,都为中国足球做过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