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动过速时心电图出现QRS波电交替1例。 病人是春节假期期间来诊的,先简要介绍一下病人的病情。 患者女性,37岁,来自郊区农村,因发作性心悸2月就诊。患者于2月前突感头晕,伴有噁心、呕吐,随后感剧烈心慌、心跳不适,曾至邻近的外县(市)中医院就诊,记得当时血压高(收缩压>180mmHg)、心率很快、心电图有“心肌缺血”,当时做了很多检查包括心脏彩超、颅脑/胸部/双肾及肾上腺CT、D-二聚体、肌钙蛋白、血常规、甲功、生化全套、心肌酶学、高血压五项等项目,多数检查正常,住院8天未明确诊断、患者出院。自此经常发作心悸、心慌,多于低头或弯腰时发作,每次发作持续时间较长,伴有胸闷、憋气、头痛、出汗及乏力,呈“突发缓止”特点。此次因症状再发并加剧住进本院。图1~5为本次来诊后按时间顺序所做的心电图,其后附有患者做过的一些检查。急诊就诊及住院期间患者曾发作心悸多次,同步记录到的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图2、图5),症状缓解期间多次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大致正常(图1、3、4)。主管医生注意到患者心电图于窦性心动过速时多导联可见ST段压低,遂给患者做了冠状动脉造影,对于有多年临床经验的医生来说一般不会认为患者的冠状动脉存在明显的狭窄性病变,造影的结果果然如此。查房时除了详细了解了患者的病史及症状特点外,我们同时注意到了患者心悸发作时也出现血压升高,测过几次血压分别为188/123、165/100mmHg,而患者入院时症状缓解,所测血压则无明显升高(132/85mmHg)。由此我们怀疑患者可能是“嗜铬细胞瘤”,但患者在邻县(市)中医院做的腹部CT并未发现肾上腺有异常占位性病变。难道是异位性“嗜铬细胞瘤”?下一步拟请内分泌科会诊,重点针对该病进行排查。 这里,我们来看患者的心电图。图2、5两幅心电图是患者症状明显时所做,这2份心电图均为窦性心动过速,心率分别为148、142次/分,心律略有不齐,除了上面提到的ST段压低外,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QRS波电交替,尤其是肢导联l、ll、aVR较为明显,aVF及胸导联V4~V6导联也可看出QRS波电交替。心电图上的ST-T改变影响因素较多,这里的ST段压低显然与儿茶酚胺的作用有关;而QRS波电交替的产生,我们认为可能是间歇性的左束支分支传导阻滞所致,不过,从心电图来看,尚难确定为左前分支抑或为左后分支阻滞,但这种情况总出现于窦性心动过速时,当心率减慢或处于正常范围时则消失(见图1、3、4),由此表明QRS波电交替现象呈频率依赖性,乃是一种功能性阻滞的心电现象。至于这种现象的发生机制不难理解,这里就不详细解释了。
窦性心动过速时心电图出现QRS波电交替1例。 病人是春节假期期间来诊的,先简要
科普心血管
2025-02-08 11:40:19
0
阅读:0